龍之宮 作品

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禮教

 在戰國時代,國君需求的都是富國強兵,所以法家閃亮登場,見效快、藥效足,只要按照法家的做,短時間內就能見效。所以變法風靡一時,風頭無兩。於是法漸漸代替了禮,哪怕後來大一統的時候,儒家成為了主流,但禮卻越來越弱了。中原大地再也沒有一套覆蓋天下的禮了,只有各地的風俗文化,入鄉隨俗。只有律法才是全國通用,但不會規定各地祭祀的規格或者方式。

 這也是為了其他國家的人出國之後會那麼團結,因為他們有禮,無形中可以讓他們凝聚在一起。而中原已經沒有禮制了,大家守法就行了,可是出國之後,人家的制度太落後了,執法不嚴,只能靠禮制來彌補。

 資源多的時候,大家也不用犯法。可資源少了,違法犯罪一多,禮制就格外重要。有禮制,可以抱團取暖,沒禮制,就沒有抱團的規則,誰也不服誰。

 禮制就是規定所有人階級地位的潛規則,有了高低大家才能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才能迅速進入角色。沒有禮制,只是守法,在分封制度的國家肯定是不行的。分封制度,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法,根本沒法統一。

 各地的法不統一,那麼禮作為潛規則,可以不受地域限制。

 在法律統一的國家,禮制阻礙法律,所以禮制被打壓,無法形成統一。在法律不統一的國家,禮制則非常重要,禮制就代表了組織力。沒有禮制,只能靠黨支部了。

 杜蘭破壞禮制,部分人恨不能殺了他,但也有部分人卻歡呼雀躍。畢竟在學校裡都存在霸凌的事情,在企業領域被欺負、背黑鍋的人也有很多,他們受夠了這個吃人的禮教。

 所以禮教吃人沒錯,但它在封建國家,也是讓各階級抱團的基礎。

 “可惜他們還是不敢站出來直接對抗。”杜蘭說道。

 “站隊是需要成本的,特別是和挑戰者站在一起,成本更高。因為挑戰者一旦失敗,他們也得跟著倒黴。等挑戰者勝利了,他們來錦上添花不遲。”迪妮莎說道:“誰贏,他們幫誰。他們只是規則的依附者,無法成為規則的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