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249章 儒學的“支脈”?

    在得知葉安的家學居然是以雜家為主,而非儒道時,這位諄諄老者並未有任何鄙夷和歧視,相反充滿了好奇和讚許。

    王淵是個聰明人,自然在第一時間引領孫奭這位先生進入一處水榭休息,順帶著把葉安也叫了過去,說是讓他烹茶…………

    於是葉安便在一群官員的羨慕中,聳了聳肩,並且做了一個羅圈揖算是打過招呼了。

    對於尋常朝臣來說,這般敷衍的舉動自然是得罪人的,但他是孤臣啊!

    宴會還沒有開始,只要皇帝還沒到,朝臣們就必須等待,但沒有必要非得在正殿等待。

    畢竟皇帝到了還是要稍稍打扮一下,整理衣冠,甚至還要接見朝臣和一些關係稍近的宗室。

    如此一來,瑣事頗多,到時再以鈴鼓為號,自然人都會過來,在這個時代,奴性思想還沒有普及,朝臣在皇權面前也沒有那麼卑微。

    於是一方水榭之中,王淵扶著孫奭緩緩坐在了柔軟的裘墊之上,四周的侍者已經極為勤快的點燃了火盆。

    一圈高大的屏風把水榭周圍的寒風隔絕在外。

    銀絲炭在火盆中散發著溫暖,卻沒有一絲煙氣,單是這些便足以見得宋人的奢侈。

    臨冬的水榭周遭皆是灰黃髮白的蘆葦。

    一艘畫船孤零零的飄蕩在不遠處的碼頭上,孫奭,王淵,葉安三人老中青三代以君子之禮對坐。

    在長輩面前便要正坐,葉安知道自己的膝蓋又要受罪了,但依舊撐手大拜,王淵和孫奭也一同回禮這才結束了正式的禮儀。

    這一套在葉安看來極為受罪的禮數,但對於這個時代人來說卻是一種崇高且必不可少的存在。

    許多人想要這般還得不到,能與孫奭這般的大家座談與水榭之中,乃是一種極致的大雅,甚至是一種境界。

    煮茶的手藝葉安算是下品,因為他對文人墨客流行的香茶根本不感興趣,自己都不喜歡的東西,怎麼可能做的好。

    但好在王淵知道葉安的清茶,便讓他以清茶相待。

    寒冬雖冷,但好在日頭不錯,無風的水榭被照的暖洋洋也算是冬日裡難得的舒坦。

    把上好的團茶揭開一點,儘量的保留完整的茶葉,葉安這才用溫水沖泡開,紅泥小爐上的銅壺冒著濃烈的熱氣,但他去不緊不慢,手法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