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紫電 作品

第八十九章 和平的最後機會(上)

    所有人都對這個臨時性的常設機構不滿意,但它又是唯一一個能夠協調不同派系、不同地域、不同體系的軍隊、物資、人力的機構,也是唯一一個能把聯省、維內塔和帕拉圖都裝在一起的袋子。

    等到帝國曆531年,理查四世退兵,諸共和國贏得主權戰爭的最終勝利時,內海議會已經成為聯盟實質性的最高權力機關。

    只不過它需要換個新名字,畢竟隨著蒙塔共和國和瓦恩共和國的併入,聯盟的疆域已經不再只侷限於“內海沿岸”,內陸地區的佔比早已反超沿海地區的佔比。

    所以,理查四世退兵同年,內海議會正式更名為聯盟代表大會。

    按照老元帥的設想,從內海議會到聯盟代表大會只是改了個名字,一切架構、職能和運作方式保持不變。

    只要聯盟能夠沿著既定的道路繼續走下去,雖然諸共和國之間目前仍有隔閡,但她們遲早能夠成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要諸共和國的偉大聯盟牢不可破,她們就永遠不需要畏懼任何外部的敵人。

    可是內德·史密斯沒能發現,他想要留給後人的遺產已經不是他以為的模樣。或許他從沒想過掌控他所建立的軍隊和國家,但他所建立的軍隊和國家客觀上失去了控制,不能也不想聽從他的意願。

    老元帥以為更名只是更名,實際上卻是內海議會的倒塌。

    聯省、維內塔和帕拉圖三方一齊發難,聯盟代表大會被架空,既然是聯盟代表大會,那麼從此就“只負責聯盟相關事務”——也就是不負責任何實際的事務。

    諸共和國瓜分了聯盟軍,來自聯省、維內塔和帕拉圖的軍隊各自回到自己的地盤,搖身一變成為諸共和國的正牌陸軍。

    他們雖然繼承同一套戰術、體系和規章,但是彼此間已經涇渭分明。

    這就像養育一個孩子,你可以將他培養的強壯、智慧、靈巧,你可以驕傲地注視著他從蹣跚學步的幼童變成英武矯健的青年,但是你永遠無法確定他會走上一條什麼樣的道路。

    帝國曆532年,聯盟陸軍學院正式成立,內德·史密斯親自擔任第一屆校長,他選擇寄希望於未來。

    同年,諸共和國的代表在第十三屆聯盟代表大會一致通過新提案,將原本一年一屆的聯盟代表大會修改為四年一次。

    因為一年一次太麻煩了,諸共和國的高官議員無人願意為這個名存實亡的機構每年一次車馬勞頓。

    所以要麼把代表名額分配給那些無足輕重的小角色,要麼增加大會的舉辦間隔,諸共和國的代表們一致選擇了後者——畢竟聯盟議員至少還有一點虛名的價值。

    增加大會的舉辦間隔挽救了大會最後一絲體面。

    無心插柳,因為“民意代表”身份會自動分配給諸共和國的政府首腦、議會領袖,所以聯盟代表大會不經意間成為將諸共和國的重要人物聚集到一處的難得機會。

    自然而然的,四年一度的聯盟代表大會成為了聯盟內部最重要的“外交場合”,讓執掌諸共和國的男人們可以注視著對方的雙眼,面對面地交談。

    在聯省和維內塔彼此劍拔弩張的帝國曆560年,瓦恩共和國承辦的第十八屆聯盟代表大會,將會是和平的最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