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紫電 作品

第八十九章 和平的最後機會(上)

    此役結束,平叛貴族聯軍一敗塗地, 他們鑲金邊的馬鞍成了民兵們爭相搶奪的戰利品。沒能逃走的大小貴族慘死在火槍和長戟之下——民兵不需要俘虜。山前地的保皇派貴族自此被打斷脊樑,再無力左右局勢。

    帶領民兵取得輝煌大捷的內德·史密斯成為了民兵武裝實質上的領袖——不管他是否願意,他的名字也在山前地逐漸變得家喻戶曉。

    然後, 就是標誌著“局部起義階段正式結束”的內海會議。

    ……

    第一屆內海會議時, 光輝勝利引發的狂熱還沒消退, 意氣風發的“民意代表”們什麼豪言壯語都敢說出口。

    你說要一鼓作氣掃清山前地的所有殘暴貴族, 他就說要出兵翻越遮蔭山脈打到永恆之城去。

    內德·史密斯不得不一遍遍給代表們潑冷水,反覆陳述帝國和山前地、皇帝的軍隊和民兵武裝之間的巨大差距。

    或許是因為他冷水澆得太用力, 讓代表們的情緒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以至於第一屆內海議會的唯一成果就是代表們共同簽署了一份文件。

    這份文件連名頭都沒有,聯盟人將其稱為《第一宣言》, 但那都是之後的事情了。

    任何一個擁有讀寫能力的人,通篇誦讀過《第一宣言》之後, 都會發現這份文件態度曖昧、措辭謙卑——而且立場模糊。

    它通篇沒有任何起義、暴動、革命、獨立、自由的字眼,也沒有表明對皇帝權威的任何否定。

    它只是剋制地, 甚至有些低三下四地闡述了山前地人民面臨的苦難和困境:腐敗的總督、不合理的稅收、肆意妄為的駐軍、窒息的宗教氛圍……凡此種種,希冀至高無上皇帝陛下能夠體察山前地民眾的疾苦, 酌情剔除惡法苛政等等。與其說是宣言,倒不如說是請願。

    五十五名代表聯名簽署的宣言原件被第一時間送往永恆之城。這件事做完,一眾代表本想就此散去。

    但是內德·史密斯努力說服半數以上的代表留在圭土城,將內海議會的形式保留了下來,使其成為了一個“臨時性的常設機構”,暫代山前地總督的權威並負責協調諸自由市的民兵。

    老元帥之所以費盡心力也要讓內海議會存續,倒不是因為他喜歡上頭有人管著自己, 而是因為他悲觀又冷靜地意識到:失去了共同的敵人以後,民兵武裝又變回一盤散沙的狀態;如果沒有一個能把所有民兵武裝都裝進去的袋子,這些今天還並肩作戰的人們,早晚要因為宿怨新仇互相大打出手, 繼而土崩瓦解。

    不過,他很快就不用再擔心“缺少共同的敵人”,因為《第一宣言》呈交御駕以後,理查四世迅速做出了回應。

    皇帝將其視為對皇權的正面挑戰——儘管它只是一份措辭謙卑的請願。作為回答,理查四世派出了他最兇惡的戰犬。

    戰火重燃,然後是第二屆內海會議、第三屆內海會議、第四屆……

    參會的代表越來越多,除了山前地的民意代表,長桌旁邊漸漸開始出現來自維內塔城邦的使節……外加一小撮頂著自以為天衣無縫、實際古怪到能被一眼識破的假姓氏的操著生硬邊疆口音的旁聽者。

    從金馬鞍戰役算起,主權戰爭的“第二階段”打了十二年,內海會議則開了開了十一屆,幾乎一年一屆。

    聯省、維內塔、帕拉圖的代表和軍官經常在這個臨時性的常設機構內吵得不可開交,揮拳毆鬥也不是沒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