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渡 作品

第 50 章(捉蟲)

 沒想到三郎和清兒哥這麼貼心,把布直接買回來了!

 李氏現在懷孕有四個多月了,已經開始慢慢顯懷了,身子也開始有些笨重起來。

 但是看到大家都去挑選布匹,她腳步慢了些,著急過去,就怕自己相中的那匹布料被人選走了。

 她道:“大妞,你去幫娘把那匹杏色的布料拿過來,快點快點。”

 大妞一聽,阿孃想要那匹杏色的布料,小腿跑得飛快衝了過去。

 結果半道卻被大毛截胡了,小嘴一撇,嗚哇嗚哇的哭了起來。

 孫氏一看兒子就是故意的,趕緊哄道:“大妞不哭,我幫你打他好不好?”

 大妞一邊哭一邊搖搖頭,“大伯母,我不要你打他,我想要那塊布,阿孃喜歡。”

 小小的人兒才多大點就知道孝順阿孃了,孫氏一瞧,看了李氏一眼,羨慕的道:“還是你這個閨女好,看看多孝順你,活脫脫的小棉襖。不像我這個兒子,整天調皮搗蛋的能把人氣死。”

 李氏知道大嫂說這話多半是出於真心,可誰家不想要個兒子,所以即便孫氏嘴上說著羨慕,但自個兒有個兒子,心裡也是高興的。

 “人家想要兒子都還沒有呢,大嫂,你可別不知足了。希望我這胎呀,能給大妞生個弟弟出來,不然總覺得這心裡沒著落。”

 孫氏也知道自己剛才話說的有點不合時宜了,這會兒走過來安慰道:“我看了你這胎肚子尖尖的,肯定是男娃沒跑了。別想那麼多,要保持心情愉悅,安心把孩子生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妯娌兩個平時關係很不錯,雖然孫氏頭一胎就生了個兒子,而李氏生的是個女兒,所以每回她都羨慕的緊。

 可算一算大嫂也好幾年沒懷上過孩子了,如今自己終於懷上了,大嫂嘴上不說,心裡也落寞的很。

 她一直都知道大嫂也很想再生個孩子,兩個人這幾年都沒懷上,一起偷偷去觀裡上香都上了好幾次了。

 最後那匹杏色的布孫氏從兒子手裡奪了回來,給了李氏。

 “我摸著這布料軟和的很,很適合給小孩做裡衣,這顏色明晃晃的也亮眼,你可以給大妞做一身,再給自己做一身。到時候穿出去,保準旁人都得羨慕死。”

 李氏聞言偷偷笑道:“是是是,旁人肯定羨慕的緊。你選的是哪個顏色的呀?讓我看看。”

 孫氏把剛才選好的布拿了出來,“是匹青藍色的,我年紀大了,亮眼的黃色穿不出門,我看這青藍色顏色挺適合我的,而且這顏色大郎還有大毛他們都能穿。我準備這幾天加緊趕工,給我們三人每人都做一身,到時候一家三口穿出去,就是三郎之前說的那什麼親子裝。”

 不光是她們倆都挑了個喜歡的顏色,宋聲的大伯母和二伯母也都挑了看起來莊重又不老氣的墨綠和暗紫色,兩個人都很喜歡。

 至於張杏花,她先緊著家裡其他人挑,挑完之後,剩下的她隨便拿了個顏色。

 雖然剛才嘴上說宋聲花那麼多錢買這些布,很是浪費。可現在自己拿到布的時候,卻笑眯了眼。

 他們老宋家果真是日子越過越好了。以前從不敢想,有一天他們全家竟然都能穿上棉布做的衣服。

 小孩們對布料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只有吃的。

 大毛剛才被他娘教訓了一頓,看著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會兒像沒事兒人似的,趴在板車上看著卸下來的那一堆東西。

 不光是大毛,就連大妞和宋英的兩個妞妞也都一臉饞樣的看著那堆東西。

 看他們一臉認真,眼睛放光,陸清就覺得好笑,小孩子真是可愛。

 他從裡面拿出買的飴糖還有甜果,剛拿出來,幾個孩子的目光就緊跟著他不放了。

 張杏花一看他們還買了好多過年走親戚送的東西,這回倒是沒再說什麼,他們直接從城裡買回來,到時候也省得去走親戚的時候去集市上買了。

 “大郎媳婦兒,你把這些放起來吧,記得放高一點,可別被這幾個討嘴的娃偷吃了,翻過年之後你們回孃家也方便拿東西。”

 孫氏一聽,心裡更高興。她樂呵呵地笑道:“是,奶奶,我這就把東西放起來。”

 雖然他們往年走親戚的時候也是買這些東西,但卻沒有宋聲這次買的足,光是飴糖每份就有三斤,還有炸的果子,甜果等等。

 要是過年回孃家的時候,把這些都帶回去,那都是給她臉上添光呀,讓街坊鄰居看到了也有面子。

 板車上的東西卸下來了之後,張杏花道:“老三,把牛給里正送過去吧,順便把我醃的鹹菜拿過去一罐。”

 雖然在跟里正家裡借牛車的時候已經給過錢了,但總是跟別人家借,還的時候帶點東西過去,能讓人家心裡更舒坦一些,以

 後也方便來往。

 不過是醃的一罐子鹹菜而已,今年的蘿蔔多,大不了再重新醃一罐就是。

 宋老三去里正家裡還牛車,走之前說道:“你們先吃飯吧,不用等我,我回來再吃。”

 這飯在宋老三他們剛回來的時候就快做好了,他們看牛的功夫,最後一個稀飯也燒好了。

 趕到這會兒,這飯得趕緊吃了,不然再等會兒就放涼了。

 一家子把飯菜全都端到了堂屋的桌子上,沒等宋老三回來就開始開飯了。

 今天這頓飯大家吃的都舒坦,雖然每次家裡賣炭的錢基本上都在張杏花那裡收著,但家裡辛苦的宋老大宋老二他們,張杏花在分錢的時候也是給他們留了辛苦費的。

 只是這個錢不多,夠給自個的小家裡面添置點東西。

 但誰都捨不得花,都想著留到過年了回孃家走親戚的時候多買幾樣東西,長長臉面。

 沒想到宋聲這一趟回來買了這麼多東西,把他們的臉面都給做足了。

 大家嘴上不說,但心裡都知道,三郎跟他夫郎都是懂事兒的。

 吃完飯之後,家裡洗鍋洗碗的活沒讓陸清幹,直到他們從縣城一路回來辛苦,就打發他們回屋了。

 回屋之前,張杏花道:“明兒個村裡有人殺豬,到時候大郎你拿著錢買個二三十斤的豬肉回來。”

 宋平應道:“好的奶奶。”

 張杏花說讓他拿錢去買豬肉,這錢自然是她出。

 第二天早上剛吃過早飯,張杏花就塞給了宋平一袋銅板,讓他拿著去買豬肉。

 幾個小孩一聽村裡有殺豬的,全都嚷嚷著要跟著宋平去看殺豬。

 村裡沒有屠戶,殺豬還是專門請的隔壁村的屠戶過來殺的。

 宋聲今日在家無事,跟陸清說道:“要不要一塊去看看?”

 鄉底下的日子簡單樸素,沒什麼熱鬧。過年的時候殺豬就算個熱鬧事兒,每次過年的時候趕上誰家殺豬,除了小孩還有很多大人圍觀。

 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濃,陸清之前在城裡待著,繡了好幾天的花,這會兒有熱鬧看,他自然是想去的。

 “好呀。”他應道。

 走的時候,宋玉也跟著一起去了。他最近一段時間在家裡天天繡嫁衣,日子過得實在枯燥,剛好也去瞧瞧熱鬧。

 今年殺豬的人家,是村裡的張老四家,他家裡養了三頭肥豬,就等著過年的時候殺吃了。

 自個家肯定是吃不完的,但一

 頭豬殺完了之後,村裡的人幾乎都會來買,所以也能掙不少錢。

 等宋聲和陸清到了殺豬的地方時,旁邊已經圍滿了人。

 來殺豬的屠戶一身的腱子肉,寒冬臘月的卻光著膀子在殺豬。

 張老四家這頭豬長的十分壯實,好幾個人一塊合力才把豬給綁到了長凳子上。

 豬的叫聲慘烈,屠戶直接把豬給打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