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明餘暉 作品

第七十章 空心裝藥破甲彈


                 至於現在,周長風著手繪製的小東西其實就是空心裝藥的彈藥設計。

  這是一項在原理上早就已經被發現,然而至今尚未規模應用的至關重要的彈藥類型。

  西元1888年,美國工程師查理斯-門羅在炸藥實驗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炸藥爆炸的產物基本是沿炸藥表面的法線向外飛散的。

  由此,如果炸藥被預製為凹狀,那麼其爆炸後的能量會被集中起來,而不是向四面八方擴散,因此可以穿透更厚物體,此即門羅效應,亦稱聚能效應。

  不過這個發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得到重視和應用,因為缺乏應用對象——對付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這個效應並不怎麼管用。

  而對付歐戰時期的薄皮鐵罐頭坦克則有些“大材小用”——機槍發射鋼芯穿甲彈、步兵投擲集束手榴彈就可以炸爛那普遍只有一釐米左右的鋼板,何必整新玩意?

  正因如此,直到裝甲更為厚重的坦克出現,基於門羅效應研發的彈藥才有用武之地。

  1930年,美國科學家伍德基於門羅效應又有了新發現——如果給圓錐形的炸藥空腔套上金屬罩,穿甲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這一發現的成果被世界各國所關注,他們陸續展開了各式各樣試驗,旨在考察這樣充滿潛力的彈藥。

  周長風印象中,在西班牙內戰就有少量早期空心裝藥彈藥就已經投入使用了,比如專用於反坦克的槍榴彈。

  不過這些破甲彈都比較原始,在設計上不夠合理。

  但儘管如此,破甲彈的發明在軍事上仍然是顛覆性的進展。

  以往想要對付裝甲目標,最適合的是動能彈藥、即穿甲彈,但是想要發射它,就必須要高膛壓、高初速,滿足此要求的加農炮往往都很笨重。

  因此無法及時的伴隨步兵,做不到隨叫隨到,而且機動性低下,往往只能預設陣地守株待兔。

  至於輕便一些的反坦克槍則過於羸弱,很快就只能退居二線,可以選擇性忽略。

  這種情況下步兵單位面對裝甲目標缺乏有力的抵抗手段,燃燒瓶和集束手榴彈只能在近距離使用,而敵軍坦克的伴隨步兵可不是來旅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