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天問

另外就是火星軌道的資源勘探衛星共準備發射4顆,單顆重量約2噸,由兩髮長徵七號甲打過去,足夠配合完成資源勘查任務。

當然,這只是天問計劃,新遠只是其中的重要承包商。

對於林炬自己來說,雖然前進號已經足夠完成登火任務,但出於對系統的不確定性,火星任務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複雜。

月球計劃中的那一套月表合成燃料、可重複無人飛船將燃料送往繞月空間站、為飛船提供補給的操作也要搬到火星上去。

而因為火星的重力更高和大氣層阻礙,必然整個燃料補給系統的質量會翻倍上升,況且火星太遠了需要等窗口期,每一次都要抓住機會盡可能多甩點質量過去。

這樣一來四號火箭就有必要性了,200噸的火星運力,是三號火箭的四倍。

而且四號火箭的構型也被謝廖夫做了些許調整,芯級將同時並列放置39臺氫氧發動機,固體推進器海上濺落回收可複用。

四號火箭所使用的氫氧發動機燃燒室將增壓30%以上,在體積不變的同時海平面推力增大到280噸,使得僅僅是芯級推力就超過一萬噸。

謝廖夫對四號火箭非常喜愛,主要是氫氧燃料非常乾淨,固體推進器就被他忽略過去。

四號火箭現在定下來是基礎型、甲型、乙型三種構型。

基礎型幾乎不會製造,那是隻有芯一級和助推器的一級半構型,芯級的39臺發動機可以靈活調整工作數量持續工作600秒,一路將載荷送入300公里近地軌道,運力550噸。

甲型是二級構型,就是如果用來打低軌道就有800噸了,但它的目的是為了月球,可以將360噸載荷送往月球軌道。

乙型是專為火星設計的三級構型,也是謝廖夫最看重的的構型,火星運力200噸,但重點在於使用液氧液氫燃料的三級會跟著載荷一起去火星並完成減速制動過程。

去往火星,快一點也要4到6個月時間,液氫液氧燃料在太空的存儲就是一個大問題。

液氫需要超高壓超低溫環境存儲,還會不斷腐蝕金屬內壁導致催化,長時間存放極易發生洩漏,航天史上已經出現過多次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