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東方行動




我們也在開發下一代艙外航天服了,會比‘飛天’好得多。”



說到最後一句時,林炬投來了疑惑的目光。



他明明記得6年後的太空行走也是用“飛天”的,歷史又被改變了?



“發射半小時準備!”



隨著控制中心的命令下達,拜科努爾和各國航天局也通過線上會議共享了發射控制室和發射塔周圍的圖像。



nACA局長克萊爾看著巨大顯示器中央的新遠二號,以及流線過渡到上方的團結號航天飛機,心情十分複雜。



四年前的7月,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完成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自此持續了40年的sts(spacetransportationsystem)太空軌道運輸系統計劃終結。



五架航天飛機,兩架失事,剩下的三架中最多的執行了33次飛行,遠低於設計的100次任務,航天飛機正式成為昂貴且不安全的代名詞。



可是在h1出現後,航天飛機的時代被xAp(新遠宇航動力)所繼承,依然在閃耀著光芒。



“sLs是在sts的屍體上站起來的,但它不如sts一根毫毛!這該死的國會,人類的宇航事業將毀於他們的無知和短視!”



由於nACA在“東方行動”中幾乎毫無參與感,克萊爾又一次感受到了刺激,他也相信國會也不能忍受阿美沒有參與感,所以他又將迎來一次戰鬥。



京城時間12.19分,聯指最後確認了tmA-17m的軌道和三名航天員的精神狀態,發射倒計時30分鐘分鐘準備。



午間新聞和多家衛視也終於收到了消息,不過由於事發突然,這次終於做到了互聯網在線觀看的人數反而更多。



因為是在週日,發射時間越近,觀看人數一路上升,而且國外的用戶更多,通過油管也關注著“東方行動”。



直播中,在地方考察的上級遠程連線,向三名航天員進行簡短的講話,最後一句是:“祖國和人民在看著你們,同時你們的身上也肩負著全世界人民的期望,請伱們一定要完成救援任務,一定要安全返回!”



艙內的三人此時以(退役)軍人身份宣誓:“召之能戰,戰之必勝!”



再然後是航天局大佬,最後是林炬:



“我、以及我的工程師們向你們保證團結號的狀態非常良好,這是團結號最光榮的一次發射,也將是一次平安的任務,我在地面期待你們的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