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商業化




“不行,二十個!一億四千萬換10個研究員、10個工廠的高工,絕對值得!”



林炬可明白趙總師的主意,研究院的研究員那可太有說法了,水平參差不齊,而且都可以通過航天人才體系快速補齊。



只有附屬工廠的高級技師,才是有一個算一個的珍貴人才,尤其是在航天事業裡,很多時候都依賴於手藝高超的技師。



然而趙總師比他更清楚這些,聽到二十這個誇張的數字,一把年紀的人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



雙方為此你來我往,一直到下午才勉強達成共識。



8個研究員,6個高級技師,而且不能挖的名單都給出來了,上面的人就算你說動也不會放行。



第三天的時候,雙方簽訂了正式合同,交易正式生效。



新遠宇航要在2個月內交付3臺發動機,同時還要派出技術團隊到六院,指導對方掌握k120的生產工藝。



後者其實無所謂,k120的主要優點是設計,利用相當豐富的經驗極大簡化零部件數量,加工難度反而比yf100還低一些。



這一筆交易一次就給林炬帶來了1億的流動資金,雖然不是一次到賬,但維持新遠宇航完全夠用。



不過如果是要進行載人航天項目就比較緊張了,即使通過系統支援省去了佔大頭的研發經費,但僅僅是材料和加工支出想必也不會少。



一個億肯定不夠,至少兩億。



說起來新遠宇航比其他所有火箭企業都有個極大的優勢:研發。



畢竟火箭不是汽車和飛機,能幾百幾千的大規模生產,一種火箭能發射10次就不算少了。



或許火箭的成本只有幾千萬,但要是把十幾億甚至幾十上百億的研發費用均攤下來,一次發射的費用就會急速上升到一個誇張水平。



阿美登月的土星五號就算如此,研發費用一攤,結果發現一枚火箭和航母一樣貴,這就是再財大氣粗也受不了。



要是其他航天企業知道這點錢就能搞航天,早就哭暈在廁所了。



而對於民營航天來說,掙錢當然是掙衛星發射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