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語 作品

194.路子野得很


“公司那是格式合同,所有的合作者都一樣,不只是你。”顧時川解釋說道。

“格式合同的數字是可以談的吧?”鄭斯南說:“補充條款是可以談的吧?”

“當然。”顧時川點頭。

“所以對於一個全新市場,品牌公司怎麼投入、代理商要數字品牌公司要口碑的矛盾下,對代理公司的業績考核是不是可以商量?”鄭斯南將心裡的不滿一一說了出來,最後對顧時川說:“當時我談不了,那在過程中我還是想能多要一些支持的。”

“這是你做這家專賣店的目的?”顧時川問。

“是。”鄭斯南點頭:“發展二級代理商的數字能抵掉我開店的成本。但建立品牌形象、擴散品牌知名度的帳,要算在波卡公司的頭上。我若租個貴的,這錢我怕要不回來。”

“你真是……”顧時川一時間不知道能說什麼,在看著她一臉理所當然時,只得說道:“我安排專賣店陳列和開業拍照、商場的陳列也拍照了。但這些只是錦上添花,錦還得要用數字來織。”

“我知道。”鄭斯南笑眯眯地說:“拍照這個我也不是沒想到,不過自己的店隨時能拍,我就拖著了。商場那邊我是打算找商場經理要照片的。而且,商都說請了記者,嘿嘿,新聞報道,比照片更有說服力吧?”

“是,到時候記得給我。”顧時川忍不住笑了。這個鄭斯南,說是隻重數字,在做口碑

上也是一套一套的。雖然是為了找總部要補貼,但也算是為了總部的目標花心思了。

“你總說你們總部有安排,有自己的節奏。”鄭斯南輕哼一聲,不滿地說道:“他們對中國市場瞭解多少?他們知道用什麼節奏對打開中國市場有利?”

“不過是坐在辦公室裡想像,還是坐在萬里之外的m國辦公室。”

“……不是你想的那樣。”顧時川輕笑著說道:“公司對新市場的投入很謹慎,規劃需要數字做支撐,加上預算也有周期,並不是你想的想什麼時候投就什麼時候投、想怎麼投就怎麼投……大公司有大公司的難處、大公司也有大公司更多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