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語 作品

193.被動接受


“外面吧。”顧時川淡應一聲,問謝巧雲桌子在哪裡。

“您先過去,我去拿桌子。”謝巧雲又一頭鑽進備貨倉裡。

顧時川微微笑笑,大步走到那棵超大的老榕樹下。

.

“在露天吃過飯嗎?”鄭斯南笑問。

“江城怎麼說也是大城市,榕樹再大也和農村的沒法兒比。”顧時川負手站在樹下,仰頭看著頭頂如巨傘一樣的樹冠,頗有興趣地說道:“在樹下吃飯、在戶外乘涼、晚睡,應該不是江城獨有的。”

“是,我總是忘記你是江西人。”鄭斯南沒興趣看樹,累了一個多月的她,現在是能坐絕不站、能躺絕不坐:“可見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顧總你的精英形象深入人心。”

“精英也有來處的。”顧時川也拉了椅子坐下來,看著鄭斯南問:“街上的同行都在問配方,是不是想仿製?”

“是的。”鄭斯南點頭:“剛才我拆零按片賣,也是這個原因。”

“哦?”顧時川倒是沒懂這其中的關聯。

“配料表他們會找人翻譯出來。最難的是薯片烘烤工藝,但多試幾次總能做個五六分像。只要成本比我們低,味道就算差了大半,也能搶去我們中低端市場的大半生意。”鄭斯南說。

“五六分像也難,我給銷售人員做培訓的時候講過原材料,也就是土豆的種植條件、切片技術,都不是為了增加產品吸引力編的故事,是真實的。”顧時川沉著說道:

“就像全世界都種不出吐魯番的葡萄一樣,經緯條件、光照時長,一樣都不可缺。”

“還有你說的切片技術和烘烤工藝,反覆試驗只能從火候上改進,機械設備的技術能力氣,可不是買個差不多的就行的。”

“就算買個差不多的,那成本不也上去了,算下來還不如我們這種大產量的有規模優勢。”

顧時川並不擔心會有仿製品。這薯片不是今天才開始賣的,其它國家的商人也不是沒有仿製過,但假的總也打不過真的,無論從口味上還是從成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