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 作品

第137章 寫在結尾之前

 這個故事已經結束了,首先感謝一直陪伴並支持我的朋友,你們一定是真正《三國》的愛好者,因為不是真正的《三國》愛好者絕對看不到最後。僅僅喜歡三國文化,不熟悉三國時期的地理、政治知識,大概也是看不下去的,在儲備這些知識之後,還得有一定的軍事素養,所以這個故事對讀者也是挑剔的。 

 寫這個故事的初心是因為意難平,說來挺可笑的,意難平的原因居然是因為抖音主播人云亦云對諸葛亮的抹黑,對孫權的唾棄,還有對於劉備的仁義的質疑,所以筆者根據自己對三國人物的理解結合地理、政治、歷史對三國故事進行了假想和加工。 

 筆者筆力有限,精力也有限,做不到將三國時期的歷史背景政治生態揉碎了給讀者看,因此,如果你不喜歡這本書或是筆者的觀點,我在此真誠的給您道歉了,因為我浪費了您寶貴的時間。 

 讀小說讀過爽文,主角振臂一揮,王霸之氣一散,頓時就有英雄豪傑納頭便拜叫大哥,誓死跟隨。不僅僅如此,主角還會結識很多美女,而且那些美女還都要投懷送抱,自薦枕蓆。 

 這種情節我不知道你們讀起來荒唐不,反正我覺得荒唐,怎麼想都荒唐,可是如果這個主角叫劉玄德,這就不荒唐了,不僅不荒唐,這還是歷史。過來的兄弟那都是滿天下數一數二的,過來的美女不是超級富豪家的白富美,就是超級權貴家的“小公主”。不得不說,有時候生活比小說還荒誕。 

 這樣的主角已經夠亮眼了,跟著這樣的主角應該黯淡無光才對,可諸葛亮就像黑暗中的燈光一樣,在華夏曆史上閃亮了二千年,而且還會繼續閃亮下去。 

 易某某講評三國之時,居然引用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軍事評價“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亦!”單單這還不夠,他又用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置容為長,其謀為短,米明之幹,優於將略。”來充實自己的觀點。這點讓筆者對他的感覺從一個博學的教授變成了譁眾取寵的“網紅”。 

 當初《品三國》大火之時,筆者也仔細認真的看了,覺得他為曹操洗白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貶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不能接受的。可能他也怕被噴,最後給出的解釋是諸葛亮的打仗能力低於治軍能力,治軍能力低於政治能力。 

 隨著網絡的發達,越來越多的公眾號不同程度的去抹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筆者為丞相鳴不平的念頭越來越強烈。 

 提起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就不得不說孫十萬,因為孫十萬在現代網絡裡面也是個悲情人物,很多人只看到了“白衣渡江”、看到了“斷髮賺曹休”卻沒有看到孫權作為大帝的一面。 

 若要說孫大帝對諸葛亮的影響,就不得不說赤壁之戰,208年,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之後,劉備打下了荊州南部四郡,為了打通通往益州的通道,劉備向孫權借了南郡。 

 從209年開始到219年漢中之戰結束劉備成為漢中王,整整十年時間,劉備一直在打仗,而且有了諸葛亮和法正的加持,此時的劉備已經輸少贏多了。 

 這個時期,孫大帝在做什麼呢?孫大帝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交州,歷史上能看到的就這些,但是歷史上有些事情需要連貫起來去看,一旦連貫起來,就知道孫十萬為什麼也叫孫大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