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 作品

第125章 得幷州,攻宛城

 二二八年三月,諸葛亮由長安出發攻打潼關,這是一場艱難的戰爭,秦朝時期,東出第一關應該叫函谷關,大秦佔據函谷關,扼守崤函古道,抵擋了六國的進攻。最艱難的時候,六國聯軍五十萬硬是過不了函谷關。 

 後來黃河泥沙越來越多,衝出了一片淤灘,軍士可以繞過函谷關從此出行,因此函谷關廢了,曹操在崤函古道的最西端修建了潼關。而潼關,是比函谷關還要險峻的關隘。 

 潼關修在麟趾塬上,麟趾塬頂部平坦,四周都是峭壁。不同於歷史上大部分的關隘,潼關是具有雙向防守功能的,也就是說佔領潼關可以防止洛陽西進,也能防止長安東出。 

 不僅僅如此,潼關還有很多副關,比如水門關、潼峪關、上關等,大都依山旁水而建,潼關背靠秦嶺,懷抱黃河,地勢險要,“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就是對潼關最好的寫照。 

 在明朝“天子守國門”之前,天下第一關一直都是潼關,朱棣定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天下第一關就變成了山海關。 

 潼關地勢如此險要,曹魏自然會牢牢的握在手裡,目前曹魏佈置在潼關的名將有曹真和張合,還有徐質、朱靈、鄧艾等人屯兵十萬堅守。 

 曹叡和曹真也是實在沒有辦法,面對諸葛亮,誰都沒有把握出城野戰,司馬懿兵力是諸葛亮五倍的時候,面對諸葛亮的進攻還是隻能防守,人的名樹的影,諸葛亮的名聲就是如此震懾人心。 

 當然,由於潼關的地理位置以及曹魏熱氣球的製造,諸葛亮也不能像打長安一樣輕易的拿下潼關。後世日本在潼關大戰八年,硬是沒有打破潼關回到咸陽老家,那可是在飛機大炮的加持下,此時的諸葛亮就憑几個熱氣球和炸藥包,更是不用說。 

 打不下通關怎麼辦?難道就不東出了。那自然不能,諸葛亮作為這個時代的戰略天花板,總是會有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操作的。 

 四月的時候,諸葛亮令張飛的部將吳班率領一萬騎兵,又令霍峻率領五千步兵出藍田,過商洛,一路向武關前進。 

 與此同時,諸葛亮令姜維率領一萬騎兵返回潼關中軍大營,每日進行佯攻騷擾,而諸葛亮帶了五千步兵前往西河與張飛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