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 作品

第124章 東吳再一次“背刺”

 蜀漢在荊州的大勝,讓世人再一次領略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蜀漢的國力和軍力再一次得到了增強,拿下荊州只是意味著關羽有了北伐的橋頭堡,可是拿下襄陽就不一樣了,曹魏的南大門已經被關羽敲開了。 

 當然,關羽也可以直接向東進攻東吳,以關羽現在的兵力,可以同時進攻廬陵郡、豫章郡,而且東吳還必須舉全國之力才能相抗,對於孫權來說,算是火燒眉毛了。 

 孫權將顧雍召來說道:“元嘆,攻伐荊州失敗了,曹魏損失了十萬大軍,更可怕的是,這十萬大軍有六萬被關羽俘虜了,關羽下一步可能就會攻打東吳了,如之奈何!” 

 孫權的眼神裡都是無奈和落寞,也有些許的不甘和羨慕。要知道蜀漢現在做的事情正是當初周瑜想做的事情,拿下益州,進攻雍、涼,然後全面伐魏,可惜周瑜在出兵伐蜀的路上就病逝了。 

 顧雍道:“陛下,如今留給我們的選擇不多了。我有上中下三策。” 

 孫權道:“元嘆有何高見,儘管說來。” 

 顧雍道:“下策,和曹魏結盟,一條道走到黑,以現在的形勢,除非蜀漢的將領發生巨大的指揮失誤,否則我們將是死路一條。” 

 孫權道:“中策呢?” 

 顧雍道:“和蜀漢和談,稱臣,納貢,割地賠款,這樣能給我們換來苟延殘喘的時間,但是最後可能也難逃滅國,當初六國都這麼做過。” 

 孫權又問道:“上策呢?” 

 顧雍道:“和蜀漢和談,慫恿蜀漢先攻打曹魏,蜀漢攻打曹魏,具備天時地利,張飛從幷州出發,諸葛亮打潼關,關羽北伐,曹魏三面受敵,非拼命不可敵。如今曹魏襄樊夏侯尚兵敗,汝南、新野、南陽、許昌是最後的防線,曹叡一定會從其他地方調兵,可是如今他能調哪兒的兵呢?” 

 孫權眼前一亮,對啊,曹叡只能調東線的兵力,一旦曹叡調了東線,東線就空虛了,這時候只需要派一支偏師,就能取合肥了,到時候東吳佔據了壽春,進而望徐州、青州、兗州,如果將這些地方取了,東吳對蜀漢就還有一戰之力。 

 想到這兒,孫權說道:“果然是上策,既然如此,我們就派人去成都賠款,稱臣,納貢。” 

 顧雍道:“要多給糧草,好讓蜀漢去攻打曹魏,這樣我們的時間才能充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