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與子同袍

 這是一首反映秦國兵士間團結友愛、同仇敵愾、協作並行、準備抵禦外敵的一首戰歌。 

 而趙昺決定以此歌作為大宋軍歌,推廣起來。 

 凡是大宋學堂內,音樂課上必須學會的一首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趙昺跟著節奏一起唱了起來。 

 眼前彷彿看到了那金戈鐵馬、波瀾壯闊的一幕。 

 無數的宋軍前赴後繼,捨生忘死,義無反顧的向著蒙元大軍發起最後的衝鋒…… 

 按照趙昺的要求,大宋學堂的教育,首先必須要進行愛國教育。 

 凡大宋學堂,不管哪個年級,不管是男娃還是女娃,每週都要進行愛國教育。 

 自華夏有文字記錄以來,每一個英雄故事,都將是一個範例。這些英雄的事蹟由學堂裡的教書先生編寫出來,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講述華夏的榮耀。 

 身體好才能學習好,體育課上,充斥著孩子們嘻嘻哈哈地笑聲,天真爛漫。 

 (年輕真好,祝老鐵們歸來仍是少年。) 

 幾個班級的孩子們正在土操場上練習著跳繩,第一次接觸跳繩的孩童們甚至連一次都跳不過去。 

 塵土飛揚,一張張充滿笑容的小臉蛋上顯得髒兮兮的。 

 滿頭大汗的孩子們卻樂在其中。 

 終於起步了,看到眼前這一切的趙昺倍感欣慰。 

 學堂裡,每日有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科學等課程。 

 語文以那些《三字經》、《笠翁對韻》等啟蒙讀物,識字寫字為主。 

 數學作為科學之母,則從一到十的分成開始講起,什麼2可以分成1和1;3能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 

 孩子們伸出小手跟著先生一起學習著。 

 對於學不會的,先生拿起戒尺直接打手, 

 “啪!” 

 戒尺落下,打在一名小孩的手心上,瞬間紅腫起來。 

 被打的孩子淚水在眼珠子裡打轉,卻咬緊牙關,硬是沒吭一聲。 

 這一幕讓站在門口的趙昺嚇了一跳,真狠啊,這特釀的是真打,著實了打。 

 趙昺不經意看看自己的小手,嘴巴一咧,真疼。 

 孩子們免費上學,中午管飯,長大了還有可能當個官兒。 

 趙昺辦學堂這件事情讓無數的大人們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