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兵子弟 作品

第234章 一個鄉鎮公務員從24歲到54歲的提拔之路

 上會常委們一聽方案,紛紛表示這批被提拔的幹部都很合適。 

 直到幾年後小朱才知道這次提拔過程的原委,他特別想當面感謝這位領導,但這位領導也高升了,他想當面感謝好像也夠不著。 

 小朱在某個傳統節日提前花了一整天時間反覆斟酌,編輯了一條短信9點整發給這位領導,當天晚上,他收到了“努力工作”四個字的重要批示性短信回覆。 

 小朱成了副鄉長,副科級實職。在小朱看來,他是實職副科,財政局副局長也是實職副科,這怎能讓小朱不興奮激動。 

 他第一次感覺到了權力的滋味,哪怕還未品嚐,從此,小溝鄉再沒人能叫他小朱,得叫朱鄉長。 

 這一年,朱鄉長33歲,年輕有為、前程萬里。 

 朱鄉長上任後才體會到當初自己覺得的傻缺鄉鎮副職工作有多麻煩,責任重、權利小,喊人一動不動、還得親力親為,興奮逐漸化為了疲倦。 

 朱鄉長在小溝鄉迎來了副科的第3個年頭,有風聲,最近省上在研究對鄉鎮區劃進行調整,一批鄉鎮得合併,小溝鄉作為小鄉,十有八九是被合併的範圍,朱鄉長的政治敏銳並不低。 

 果然,不出意料,小溝鄉被合併,但朱鄉長早有預料,提前找老領導、老同事做好了溝通工作,新的任命來了,朱鄉長轉任中場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武裝部長,中場鎮是中大型鄉鎮、特色產業鎮,人口2萬,轄4個社區13個村,幹事創業平臺遠超小溝鄉。 

 新出爐的朱鎮長興奮中帶著淡定,對外感謝了組織信任,對內表示一切都是正常操作,不值得請客吃飯。 

 不過回家還是一個人喝了半斤劍南春,中場鎮副鎮長,雖然也是副科,但畢竟是更好的鄉鎮了不是? 

 想到自己當初認為財政局副局長跟自己一樣是副科的事,朱鎮長在睡前自嘲的笑了笑。 

 這一年,朱鎮長36歲,副科三年、穩中有進。 

 中場鎮並沒待多久,朱鎮長覺得自己的仕途還是挺順利,2年後的今天又是一個換屆年,介於朱鎮長工作拼命、成績顯著,組織任命朱鎮長到大街鎮任黨委委員、副鎮長,大街鎮是縣裡面的重點鎮、工業園區鎮,人口4萬,轄7個社區19個村,任務重、領導關注度高,朱鎮長髮誓要在這裡做出成績。 

 這一年,朱鎮長38歲,副科五年、宏圖在前。 

 大街鎮的工作開展很難,項目多、風險大,矛盾突出、維穩困難,朱鎮長作為場鎮和綜治的分管副鎮長,左支右絀、見招拆招,上蒙下騙、早出晚歸,領導力直線上升、髮際線逐步後退。 

 在第4個年頭,組織似乎終於看到了朱鎮長的努力,任命朱鎮長任中場鎮專職黨委副書記。 

 這一年,朱書記42歲,副科九年、面有風霜。 

 朱書記榮歸故里,從當初排名第9的副鎮長到現在排名第4的副書記,6年兜兜轉轉,又回到了中場鎮,在1年後的換屆年,朱書記忙前忙後,組織村社區換屆,但鎮上的換屆跟自己的關係卻不大,畢竟自己剛提拔。 

 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心態,鎮黨委副書記和正科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遙,朱書記望眼欲穿,10年了,自己兜兜轉轉還是副科,雖然是接近頂配的副科,但副科就是副科,朱書記晚上輾轉反側,白天更加賣力,偶爾在上山防火時偷偷去廟裡燒了幾柱香。 

 組織彷彿聽見了朱書記深情的呼喚,來了,組織考察終於在第4個年頭又來了,但彷彿命運的推力就差了這麼一絲,僅任命朱書記轉任大路街道黨工委專職副書記。 

 這一年,朱書記46歲,副科13年、兩鬢斑白。 

 大路街道作為老牌街道辦,位於老縣城,比鄰縣委縣政府大院,大家都說朱書記離組織更近了,提拔重用指日可待。 

 但朱書記覺得唯一更方便的,就是自己下班接娃放學,第一次,家裡的娃由他接送,高一的娃有點叛逆,但他仍然很快樂,在家庭幸福中慢慢淡忘了仕途的舉步不前。 

 但快樂的時光有限,在街道的第2年,換屆年如期而至,朱書記起初並沒在意,也沒有去活動關係,坐看換屆中的風起雲湧,但樹欲靜而風不止,仕途就是這麼充滿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