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兵子弟 作品

第64章 我從編外人員辭職了,很羨慕體制內人員

 作為編外人員,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心沉澱下來,少說空話,多務實。 

 02 

 待遇一般,上升空間小 

 如果考編是你的職業方向,而目前你又沒“上岸”,擔心全職工作太累,沒時間備考,那不妨先以“合同工”或者“勞務派遣”的身份,在單位過渡一段時間。 

 在這裡,先說一下“合同工”和“勞務派遣”的區別。“合同工”是跟單位籤合同,由單位財政給你發工資,沒有編制。“勞務派遣”是第三方機構跟你籤合同,把你指派到用人單位工作。 

 我當時是跟單位籤的合同,一年一簽那種,總體來說,在待遇這塊,體制內員工>“合同工”>“勞務派遣工”。 

 作為一名“合同工”,單位當時給我購買了五險,公積金是沒有的,當然,不是所有的單位都不給編外人員買公積金,好的單位,五險一金是比較齊全的。 

 績效一年六七千塊,跟編內人員是比不了的,但有總比沒有的好。逢年過節單位也會發糧油,此外,一日三餐可以在單位食堂吃,伙食還不錯,價格也比外面便宜。 

 雖然說工作忙,但也有清閒的時候,且雙休是有保障的,我上班時間是早8晚6,中午休息三個小時,午覺時間比私企多,私企午覺一般為1.5~2小時。 

 在單位,哪怕你請假,也是不扣工資的,不過不是所有的單位都如此。記得有次我家人做手術,跟單位請了幾天假,單位沒有扣我的工資,這點還是比較人性化的,可能是覺得我工資比較低吧。 

 編外人員如果想晉升,是比較難的,因為單位也會考慮崗位的不穩定,所以有什麼評優評先都會留給編內人員。 

 因此,我們只能像《平凡的世界》裡說的,“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過多的報酬和寵愛,而是理智而清醒地面對著現實。” 

 如果你想找份工作暫時過渡“上岸”,個人覺得,做編外人員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03 

 會說話>會做事,會說話+會做事>會說話 

 在單位,我每天兢兢業業地工作,因為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越努力,越幸運”。我也一直以為只要我努力工作,就能過上我想要的生活。 

 但有時發現,努力工作的現實有點殘忍:能者一定會多勞,但不一定會多得。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而且有時你做得越多,別人覺得你越能幹,就會安排越多的工作給你。 

 正如兩頭拉磨的驢,一頭拉得很快,那麼主人就會讓它拉更多的東西,一旦鬆懈下來主人就會不高興。而另一頭驢,一開始慢慢拉,主人對它的期待反倒沒那麼高,也不會給它安排太多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