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颺 作品

二十八、 歌盡桃花扇底風

 這次,畫中貴妃娘娘換了身仲夏宮裝,典雅綽約。眾人心中又被擊了一下,只覺貴妃娘娘有沉魚落雁之姿,這等典雅衣飾,只怕也只有貴妃娘娘能駕馭了。

 便在同時,只見又有一少女,穿了與貴妃娘娘同款夏裝,舉著一枝荷葉翩然而出,那女子同樣遮了面目,舉著荷葉,便在夏意濃烈的場景中翩翩起舞,俄而伴著水滴聲、雨聲、蛙鳴聲,只把個夏日盛景演繹得淋漓盡致。眾人皆有身臨其境之感,甚至有人褪下長衫,直言夏日燥熱,如何卻穿了這許多來。

 夏日將將展示,秋日旋踵即至,只見夜雨臨窗,紅葉如火,小扇流螢,蒹葭蒼蒼。畫中貴妃娘娘一襲秋裝,手抱玉兔,便似嫦娥臨凡。人群中已有人忍不住高聲拜道:“貴妃娘娘萬福。”只是當滿臺秋色,伴著那秋裝少女輕歌曼舞之時,現場識文斷字之人,方才終於明白,杜牧所謂“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那詩中場景,大抵如此吧。一時也分不清到底是詩在景中,還是人在詩中。

 眼見著秋日完畢,滿舞臺頓時白雪皚皚,千山鳥飛絕,眾人忽而聞到一股幽香撲鼻,才見畫卷展開,畫中一隻臘梅凌寒開放,梅樹下,貴妃娘娘一身紅白盛裝,低眉淺思,身後紅牆碧瓦,雖是場景最為簡潔,卻又最為驚豔。一時梅花與美人共賞,紅牆與白雪炫色,端的是直入心脾。

 此時冬日方過,眾人聯想到前些時白雪紛飛之時,頓時如時光倒流,只嘆這個冬過得太快,未曾見得有這等梅花雪景。

 正在嘆息,只見那繪有貴妃娘娘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畫卷緩緩展開到最後,卻是貴妃娘娘題了一首李太白的《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貴妃娘娘是蘇州人,亦屬直隸,題這首詩,意思不言而喻。

 眾人今日在畫中見了貴妃娘娘風采,又見仲家這展示效果新穎出奇,如今又得貴妃娘娘題了首思鄉問候名句,如何不激動萬分,霎時間全場膜拜,齊聲高呼:陛下萬歲,娘娘千歲。

 如此一來,滿場沸騰,高下立判。陸思弦坐在陸家雅座,面上青一陣,白一陣,將手中茶杯捏成了數塊,腦中將仲家這段時間所作所為逐一思量,恍然大悟:原來那請梨園到場,唱崑山小調,都不過是障眼之法,三月初仲畫辭按例進宮,為貴妃娘娘祝壽,他只當那是對方去求貴妃娘娘幫忙說情,未料今日臺上這番展示,才是此去京城的最終目的。他只防著仲家蘇州這邊,誰又能想到,去了京城的仲畫辭,才是仲家此次成敗的關鍵。然而那又如何,陸家勢力再大,也不可能伸進宮中,那仲畫辭躲在貴妃娘娘宮中做了此等安排,誰又能猜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