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281章 理論與實踐

 下午四時零八分,襄陽兩艦加速右轉,與向西航行的倭寇裝甲巡洋艦呈反向攻擊狀態,與向南航行的驅逐艦航向形成近四十五度的夾角,大明裝甲巡洋艦舯部的75毫米速射炮獲得射界,向著來襲的驅逐艦猛烈開火,此時,艦上主炮依然用著一分鐘一輪的射速,向著倭寇裝甲巡洋艦半齊射開火。 

 四時十一分,倭寇驅逐艦抵近到三千米左右,襄陽兩艦的主炮也調整射界,放平炮口,用高爆彈進行攔阻射擊。 

 四時十二分,資陽艦取得第一個戰果,一閃而逝的微弱火光,說明舷側的75毫米速射炮打中航速最快的漣號驅逐艦,緊接著漣號整個艦體一歪,艦首揚起的水花明顯落下來,並且開始急劇右轉,雷型驅逐艦由於吃水太淺,尾部的半釣合舵的舵面暴露在海面上,在後甲板上爆炸的75毫米炮彈,除了讓艙內一臺機器蒸汽洩露導致動力損失四分之一外,飛濺的彈片還將尾部的舵面打的像篩子一樣,順便將舵機卡死,漣號只能被動不停右轉。 

 在漣號轉向中,襄陽艦觀測手報告,中彈敵艦其發射兩枚魚雷,艦長認為超出射程,不具備殺傷力,不需要轉向,一分鐘後,薄雲和東雲兩艘驅逐艦在不到兩公里的最大射程內,陸續釋放魚雷,然後高速右轉回撤。 

 由於航向關係,前二後四,一共六道白色的魚雷尾跡,帶著近30節的航速,高速衝向後面的資陽艦。 

 由於大明兩艘戰艦將全部炮火轉向前突的三艘驅逐艦和海面上的魚雷尾跡,不受干擾的倭寇兩艘裝甲巡洋艦,也開始穩定航向航速,持續向襄陽兩艦開火,最近的一發彈居然在襄陽艦尾部造成一個近失彈,不過艦上管損部門報告,僅尾部有一個水密艙輕微漏水,不影響作戰。 

 四時十五分,前面兩枚魚雷失去動力,在距離資陽艦近五百米的地方失去尾跡,後續的四枚魚雷,間距100米左右,距離資陽艦一點二千米,依然高速駛來。 

 也就一分鐘不到的雷擊時間,資陽艦早就開始高速轉向,尖銳的艦首劃開海面,在左側艦首和右側艦尾掀起巨大的浪花,第一枚魚雷從右舷50米處滑過,接著第二枚、第三枚的、第四枚陸續從左舷駛過,雷擊威脅解除。 

 襄陽艦和資陽艦再次恢復向倭寇裝甲巡洋艦和戰損的漣號開火,至於逃竄的東雲和薄雲,打光魚雷後,像泥鰍一樣拉著煙幕不停變換航行高速逃離,很難被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