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215章 一切為了減重一切為了省錢(下)

 聽到朱先釺的建議後,一直配合弓總的副總設計師,年輕的王魁王副總師站起身來,說道:“朱副司長說的問題,我們設計局在年初的模型拖拽試驗中就發現了,航速越高,船尾對航速的抑制作用越大,我們覺得此事可行,不過由於手續問題,還沒有正式上報建造司”。 

 “好,那就這麼定了”,朱先釺看有技術支持,當即拍板改為平直艦尾,艦上是消減上甲板魚雷兵裝後,本身重心就需要進行微調,原本尾部吃水就淺,對艦上平衡沒有大的影響,主要用作艦上雜物存儲,經過初步計算,取直之後,就可以縮短艦長1.5米,減重70噸,完美實現減重目標。 

 按照都督府要求,總經費不能超過4200萬銀元,現在削減各項開支後,造價仍然有近800萬銀元差距,朱先釺再次祭起屠刀,將四座主炮上安裝的6米光學測距儀砍掉,然後在後桅杆增加一個8米備用光學測距儀,這樣,僅此一項就將價格壓到原本75萬銀元一個的6米測距儀砍掉了,當然8米測距儀價格近150萬銀元,仍然超標,沒關係,朱先釺接著說道,我們前面砍掉的魚雷兵裝,格林炮,還有錨鏈、吊頂這些建材和人工費可以進行壓縮。 

 看重量實在減無可減,朱先釺又將目光盯到了主甲板以下的舷窗上,按照設計圖內容,全艦共有舷窗64個,砍掉之後,舷側減少了鋼板開孔,舷窗框架加固,舷窗開合等部件,如此一來,建造工藝和工程量大幅減少,節約工時1200餘個,並壓縮經費60萬銀元。 

 在朱副司長小刀猛砍之後,設計局的工程師們重新進行了重量和價格核算,整個戰艦總重9690噸,其中,艦體結構重量2976噸,裝甲1504噸,舾裝品173噸,附加設備296噸(固定134噸,非固定162噸),武備及彈藥1258噸(其中,4座雙聯裝火炮各重252噸,電力裝置220噸),蒸汽機與鍋爐,12臺小水管鍋爐,4臺帕森斯式蒸汽輪機或2臺三漲式蒸汽機,2027噸,燃煤1220噸,按照2/3標準排水量計算,潤滑油22噸,蒸汽輪機用水98噸,其他雜物26噸,將將好滿足海兵都督府下達的重量要求。造價方面,經過重新計算,造價可控制在4200萬元以內,如果批量生產,價格還可以下調半成左右。 

 第二天上午,滿眼血絲的朱先釺朱副司長,帶著匆匆繪製的草圖和各項參數表,向造艦委員會做了最後一次論述,取消魚雷發射管問題,朱先釺拿出數據,朝鮮戰爭以來,主力艦就沒有過發射魚雷的記錄,尤其是現在的魚雷,儘管直徑已經達到450毫米,長度7.2米,可惜高速射程仍然只有1千餘米,用造價數千萬銀元的戰艦抵近到1千米範圍內遂行魚雷突擊,怎麼看都不是個划算的生意,因此,取消就取消吧,安裝位置都留著,一旦有需要,還可以在甲板上臨時安裝,在軍需總管的示意下,順利通過設計評審,在拿到評審委員會委員長簽字的評審意見後,大明530年型裝甲巡洋艦正式轉入詳細設計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