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不優秀 作品

第116章 釀酒

 所有的酒麴都一式兩份,一份用來先釀酒,一半用來培養製取更多酒麴。 

 由於釀造白酒的時間太長,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時間、人力成本都太大。顧亮選擇先用這些曲來造農村常見的黃酒,根據黃酒的味道再來選用哪一種酒麴好。 

 一共有九種不同來源的酒麴,一種曲就要消耗掉五斤糯米,這一下子就要用掉四十五斤糯米。弄的顧老太心都要顫幾下,糯米本來產量就低,價格也更貴,最後還不一定能成酒。看到顧亮用這麼多的糯米,顧老太為了眼不見心靜又揣了一小兜柿餅角角出門去了。 

 之所以是一小兜,那是因為現在沒有在曬的柿餅,顧老太也只能裝這麼多。 

 顧老太出門後,顧亮便帶著自己的娘陳氏與二嬸一起弄。 

 新鮮的糯米已經差不多浸泡一天一夜了,泡好的糯米直接倒入大鍋裡面蒸熟。一個鍋裝不下,那就煮豬食的鍋也一起上,反正豬圈裡的豬也沒幾天活頭了,有幾頭豬能挺的過過年的。 

 蒸透的糯米拿出來攤開放涼備用,由於是冬日,涼的也很快。中間降溫時再加入一些涼開水,使得糯米之間不互相粘連。 

 此時的糯米在蒸熟後又遇到涼水的刺激,反而更有了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在一旁全程看的幾個妹妹此時也忍不住想抓著吃幾口,但是都被顧亮給拒絕了。平時吃東西倒也不會說他們,但是這釀酒這種精細活,萬一她們的手在外面玩完泥巴再抓的話,容易混入莫名其妙的菌種就不好了。 

 陳氏見顧亮這次這麼嚴肅對待,也連忙把幾個孩子趕了出去。 

 等到糯米飯溫度降到不燙手時,大概也就三十度左右,就可以加酒麴了。這一步尤其關鍵,溫度太高容易燙死酒麴裡面的菌種,太低在冬日裡不好發酵。 

 一共有九份,顧亮與陳氏、李氏一人三份,將酒麴與糯米充分的混合在一起。 

 顧亮和特地提醒她們,做完上一份一定要記得洗手,然後再用熱水泡一下手,防止交叉感染。 

 拌好的糯米飯再分別裝入九個中號罈子裡,這九個罈子是顧亮特地買回來的。一是因為家中罈子不夠裝,二是家中即使夠,他也不敢用,誰知道那罈子上一次用是用來醃酸菜還是裝過年熬的豬油的。做酒和做酸菜一樣不能沾油的,而且做酒也怕做酸菜的,萬一混入乳酸菌,那他這是釀醋還是釀貴州酸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