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錦衣 作品

0688姓氏


  進入鎌倉時代,按照習慣地方領主的土地由長子繼承,次子及其他兒子要開拓新土地,這些人到達一個新地方後,就取一個地名,也將此當作苗字,比如開墾的土地靠近山脈就取名“山本”或“山田”,靠近河流的上游就取名“川上”或“上田”,這樣一來因領主分家導致一大批以地名為的苗字出現。

  此時,下級武士也效仿領主紛紛取苗字,見人以苗字自報家門,日本人的姓氏就逐漸膨脹起來。另外,農民為保護自己的土地,許多村落組織了小規模的武裝,這些村落的農民也繼承了祖先的苗字。

  因此,通過日本人的姓氏就可以判斷出他們祖先的職業,比如姓氏中有田、山、野、川等基本來自農村,而向東條、南條、十三條等姓氏的人,他們的祖先大多數居住在城裡,以工商業者居多。而犬養、豬飼等形式,他們的祖先應該是畜牧業者。

  等到倭國進入戰國時代,日本開始實施兵農分離,武裝力量的分工更清晰。士農工商的身份制度開始固定下來,由於等級制度森嚴,苗字問題也顯現出來,因為普通人不能隨便使用苗字。火山文學

  也就是說,此時平民雖然繼承了祖先的苗字,但是不能在公共場合自報苗字。而江戶時代更嚴格的規定,農民、漁民、工商業者不能在宗門人別賬(類似登記戶籍)和奉行所等官方文件上使用苗字,只允許使用名字。不過,平民去神社祈福時可以向神明自報苗字。

  明治維新後,日本為追趕西方,積極學習西方,很多方面要與西方國家接軌,在近代化進程中,日本政府發現平民沒有姓只有名字非常不便,比如男性都叫“太郎”、“次郎”,很難分辨是哪個人。

  而且,日本推出“富國強兵”的國策後,需要大量徵兵,積極準備對外擴張。徵兵、徵稅、戶籍等方面都需要詳細的數據,於是明治天皇頒佈了《平民苗字容許令》,規定之前不配擁有姓氏的所有日本的平民現在都可以擁有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