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焊接 作品

第六十二章:拓土

孩子們最先接觸的是大寫數字。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小傢伙們坐在用原本的高門大戶宅邸改造成的教室裡,學得非常認真,跟著老師搖頭晃腦地念。

“二一得二,二二得四。”

這是個重義輕生死的時代,他們心裡都存著感激,他們知道,自己是因為“天公將軍”和他的夫人才得以活命,自己學成後,要報效他們以償大恩,而且,他們模糊地明白,讀書人都是有本事的人,自己能坐在這裡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吶!”

那幫被收攏起來作為與本位面傳統知識分子聯繫紐帶的讀書人在教室外不遠處著急,其中一人長吁短嘆:

“不先學聖賢典籍,竟以這旁門左術入門。”

“旁門被拉到和聖賢典籍一樣的位置,還有那些字,這....這不是胡鬧嗎?”

自家老大是個天才的丈育,經過初期的熟悉後,他們多多少少開始存著幾分為這張白紙染上自家學說顏色的想法,可作為他們老大的陸大古不管這些,說光學聖言典籍不懂做實務有什麼用?空談誤事!

大手一揮,說他不懂什麼大道理,可他想來,一個人要成為有用的人才,那就該同時懂得做人的道理,即那些引人向善的【人理】;和做事的道理,即算數統計、工造耕種的【物理】;【人理】和【物理】懂得越多,越接近他們所謂的【道】,越接近那些先賢,接近完人。

這套框架可以把各種繁雜的學說打碎填裝進去,他們想反駁,一時間卻找不出漏洞。

“可照將軍那麼辦,事情真的越做越順,人們的生活開始變好了。”

修儒家學說的陳廣蹲在樹下,想到這些天來平民黔首們臉上的笑容,對黃巾軍的讚不絕口,和知道他們為將軍做事時的敬佩,眼裡透出深深的迷茫:

“咱們學先賢典籍,不就是為了收拾天下嗎?”

春秋戰國時期出來傳道的諸子百家們是真的都希望用自己那套學說治理天下,完成一統,並真的相信只有自家學說才是絕對正確的,所有才相互攻忤,打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