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282章 瘋狂的基建

通過持續襲擊他們的補給線,然後迫使他們主動退卻。

當然了,其實也可以按兵不動,連補給線都不襲擊,就躲在哈密城裡看著他們在戈壁灘、荒漠上慢慢爬著。

幾百公里的漫長補給線,哪怕是蒙古人不去打,他們都是維持不了多久,也不可能動用大量的重炮以及海量的炮彈進攻哈密城。

時間一久,尤其是冬天即將來臨的時候,他們自己就會退去了。

說白了,烏力罕他們能夠守住哈密城,靠的從來都不是軍隊,而是靠的地形以及氣候。

大片的戈壁灘和荒漠,大量的無人區就是他們的最佳防守武器!

當然了,如果大乾陸軍想的話,其實也可以通過機動能力良好的騎兵部隊襲擊哈密城,但是哈密城卻也不是騎兵部隊能夠攻克的。

好歹是也個稜堡防禦工事呢,沒有大量重炮的助陣,是不可能攻克哈密城的。

但是現在,烏力罕卻是感覺到了危險。

因為偵騎報告,在大乾人前出的七八萬大軍後頭,還跟著好幾萬人,而那幾萬人也不上前,就躲在後頭修路。

修什麼路?

鐵路!

烏力罕可是知道鐵路的,也是知道什麼蒸汽機、火車的。

哪怕蒙古人沒有什麼蒸汽機、鐵路的技術,但是並不妨礙他們知道鐵路的重要性。

這大乾人竟然是打算一路修著鐵路過來,這樣一來的話,那麼困擾大乾人多年的補給問題,就將會化為無形。

而到那個時候,哈密城可就是真的危險了。

不僅僅是哈密城,乃至吐魯番城甚至是整個西域地區,恐怕都會陷入危險。

烏力罕知道自己所面臨的將會是一次全新的威脅,一次以往從來都沒有遭到過的威脅。

為此,他派遣了使者到後方,通報了吐魯番方面的友軍,詳細的報告了大乾人正在修築鐵路的事,並說了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蒙古將領都和烏力罕一樣,對大乾的情況瞭解比較深入,知道鐵路的重要性的。

很多蒙古人的心中,所謂的火車不過就是馬車的升級版而已,以往的馬車只能走在普通的帶路上。

而現在的火車則是走在特殊的鐵軌上,兩者沒有太大的差別,頂多就是運量大費一些,速度快一些而已。

而且這些蒙古人也是知道,大乾人的鐵路建設可不容易,他們早就知道大乾人在修什麼西北鐵路,但是西北鐵路從開始正式動工,一秋到大同三年秋才完工。

這還是在他們大乾人的腹地修築鐵路的速度,如果換成了西域這邊,這修築速度恐怕還要大大降低。

更何況,在西域修一條大幾百甚至上千公里的鐵路,到時候這條鐵路對於蒙古人來說,幾乎處處都是漏洞,他們隨便派一支騎兵杏去,偷偷摸摸的潛入到鐵路沿線,埋設炸藥來一個爆破。

砰的一聲,鐵路就得完蛋!

所以,蒙古人雖然知道了火車的重要性,但是也沒有太擔心。

他們很快就是做出了必要的應對。

烏力罕開始挑選比較精銳的將士,組成精銳破壞鐵路的小股部隊,準備破壞大乾人的鐵路。

不得不說,烏力罕的做法還是比較正確的。

鐵路雖然有眾多的好處,但是還是比較害怕故意破壞的。

一旦鐵路被破壞,就算是修復能力比較強悍,但是也得花費時間,繼而影響到了運輸效率。

然而,這也是秦去疾為什麼把兩個騎兵軍都是擺了出來的緣故!

那兩個最精銳的騎兵軍擺在前頭,為的可不是說進攻敵人,而是為了保護後方的鐵路施工隊以及鐵路線。

烏力罕派出的襲擊鐵路部隊想要繞行潛入,那麼就需要突破大乾騎兵部隊的封鎖線才行。

此外,秦去疾也是在後方設置了專門的保護措施。

第十四兵團雖然現在修著路呢,但是按照他的預定計劃,第十四兵團還是用來保護鐵路沿線的,修一段鐵路,第十四兵團就會留下一部分兵力駐防,以保護鐵路。

為了保護鐵路,秦去疾還從國內調來了數量眾多的武裝列車以及工程保障車,以隨時巡邏鐵路線、維修鐵路線。

這一場西征戰役的前中期階段,雙方的戰鬥極有可能就會圍繞著修築鐵路和破壞鐵路來進行,至於大規模的野外戰役,只要蒙古人不傻就不會爆發。

烏力罕派出的好幾支鐵路破壞部隊裡,有一支是有大約七百騎兵組成的破壞部隊,雖然只有七百騎兵,但是卻是清一色的單騎三馬的快速機動部隊。

機動能力相當出色的他們採取了遠途繞行的策略,成功避開了大乾的主力騎兵的封鎖線,然後從南面靠近。

六月二十七日,距離嘉峪關大約三十公里的一處鋅谷裡,往日裡沒有人煙的這片鋅谷裡卻是擁擠著兩千多匹馬還有七百名騎士。

這些正是繞行了好多天的蒙古人鐵路破壞部隊,領頭的乃是一個面孔老成,身高有些矮,但是卻極為粗壯的中年男子。

此人的服飾,也是蒙古人那邊才推行不過幾年的新型軍服,不過說是新型軍服呢,但其實也是蒙古人的傳統服飾,只不過樣式和顏色定下了比較嚴格的規矩而已。

其穿著都是表示著,他在蒙古人那邊是一個上校,這個軍銜不管是在蒙古人那邊還是在大乾那邊,都不算低了。

因為蒙古人的軍隊編制、軍銜,基本上都是效仿的大乾陸軍。

上校這個軍銜,已經是中級軍官裡的頂級了,在野戰部隊裡一般都是擔任主力步兵團的團長或者主力騎兵團的團長的。

而蒙古人的這支騎兵部隊,也是典型的騎兵團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