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七百四十二章 分田地

  畢竟他楚行總不能給所有這些新生代的學生都搞一個功名啊,哪怕是秀才也是不能亂給啊,

  因為在大乾治下,即便是秀才,那也是有資格當官的!

  為了響應楚行推動教育的政策,工部也是指示麾下的眾多工廠們,準備成立一所專門培養技術人才的學校,該校同樣是設立在揚州,由那些工廠裡的工程師們負責兼任教師,向天下招募學生,只要通過考核,即可免費入學。

  學有所成後,就可以加入工部下屬的各大工廠成為一名技術人員,學制只有短短的一年。

  這其實就是一所技術學校,培養的是中下層的技術人員,並不涉及那些高級工程師,這些人員,有著國子監裡的理學院培養。

  雖然說理學院的很多人都是跑去參加科舉了,但實際上中新學進士科的人到最後,很多都還會是到工部任職,成為一名技術官僚。

  而且現在新學進士科的錄取人數實際上並不多,一年八十幾個而已,但是理學院那邊的學子好幾百呢,而且每年都有人不斷的報考進去,這麼多學子,總歸是要尋找出路的。

  當不了官,當個工程師也是可以的!

  而且當工程師當的好了,照樣能夠當官!

  工部下屬的各大工廠裡,很多工程師都是有品級的呢,而且品級還不低。

  大乾要大辦基礎學院,高等學院,這事也是引起了一定的波瀾,不過和週報的影響比起來,卻又是有所不如了。

  基礎學院、高等學院,只是辦學而已,雖然學制有些古怪,學的內容也比較雜,但是辦學總歸是好事,而且還是免費的,同時也沒有說直接授予功名,那些讀書人以及士紳們總不能反對不是。

  所以,和週報的發行引起了重大波瀾不同,各州府基礎學院的事,雖然也引起了一些議論,不過很快就是沒什麼人關注了。

  而週報呢,隨著第一期的大乾週報陸續在各地印刷併發行,很快就是傳遍了整個大乾王朝,上面刊登的文章幾乎每一篇都是能夠引起一片議論。

  其中最受重視的不外乎就是開荒免稅一事了!

  不僅僅是那些普通百姓們開始磨拳搽掌,準備開墾荒地,就算是一些家境厚實的地主士紳們,也是準備組織人手開荒。

  這可是稅收優惠啊,在大乾地面上可是罕見無比的好處!

  以往隨便偷了一點稅收,立馬就是會引來那些挨千刀的稅務官甚至是稅務大隊,輕者罰款,重者入獄甚至抄家滅族。

  而現在,卻是有著光明正大的免稅優惠,這種好事豈能錯過?

  於是乎,這個夏天,幾乎整個大乾治下都是討論著開荒事宜!

  而楚行還怕這個夏天不夠熱,又是在這個夏天裡加了一把火,在第二期大乾週報裡宣告了‘以租代購令’!

  以租代購令裡宣佈,無地農民在當地登記申請後,可購買一定額度的官田!

  正在租用官田的農民,只要是家中無地者,也同樣可以申請購入官田。

  可以購買官田,這不是新聞,因為大量的官田以前也是租給那些無地農民的,私人購入官田也是可以的。

  重要的是,購買田地的時候,可以選擇分期付款,每年分期款項,可以直接用當年度的出產繳納,而每年繳納的份額,和每年租用官田的地租差不多,連續分期付款十年後,這份官田即歸屬農民所有。

  雖然說選擇了分期付款後,連續繳納十年的地租,其總價肯定是遠遠高於田家的,但是賬是不能這麼算的,首先絕大部分的農民,都是拿不出來這些錢來購入土地的,而且也沒有那個地主會傻乎乎的讓農民以租代購。

  同時每年分期付款的數字其實市面上的地租一樣,也就是說農民租用其他私人的土地,租用十年後,地還是別人的,但是如果是租用官田的話,十年後這地可就是自個的了。

  十年後,這土地卻是直接歸屬農民所有,無地農民就能夠變成有地農民,而這一點對於眾多無地農民而言,那簡直是天大的好處。

  古代的農民,對土地執著是超乎後世人的想象的,為了能夠分一份土地,無數的貧寒子弟現在是打破了腦袋也要參軍。

  但是現在參軍的標準是越來越高,身體條件不過關的話,是很難應徵入伍的。

  所以,現在的楚行是準備搞出來分期購買官田,準備進一步刺激農民,讓他們更加的擁護大乾王朝,反正官田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拿出來呢。

  至於說官田不夠分?

  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