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106章 不值

    但出現“懷孕”這個意外就不對了,是把祝纓架火上烤了。祝纓反而想把事情查個清楚,這樣自己也能多一點乾貨。

    實在不得已就出京查案。如果要走,就要把手上的事情處理好,最好連過年的安排都安排好。

    她飛快地處理著手上的事情,腦子裡則是想著自己家裡的事兒,怎麼過年,怎麼託付。不能在她出京的時候被人遷怒……等等。

    辦好了手上的事,落衙後又去了一些商家,讓他們“照著上面的地址,挨個兒送到家裡”。她給大理寺諸人補貼,有些是直接在大理寺就發了東西、發了錢,有一些則是讓商家給送貨上門,這樣就要各位同僚留一下家庭住址了,如果不想送到家裡而是要送到“其他地方”也行,留地址。輕輕鬆鬆就能掌握住許多想要的信息。

    辦完了這些才回到家裡,花姐正和杜大姐十分不安地等著她。張仙姑問花姐出了什麼事,花姐只簡單說:“大理寺接的囚犯,捱了打呢。”張仙姑就以為是找花姐治傷的,說:“老三也是的,不能白使你呀,就開個賬,給你開個工費也不算是循私!”

    花姐勉強笑笑,張仙姑還以為她是嚇著了,因為祝大說過,牢裡捱打很嚇人的。

    花姐等到了祝纓,迎上來低聲問:“怎麼樣?”

    祝纓道:“依舊交給我來辦……”

    張仙姑道:“先吃飯再說!”

    吃完了飯,花姐到了祝纓的房裡,祝纓道:“沒事兒,我應付得來。我本來以為,事情糊過去就算了,現在看來可能要出京一趟的。”

    “誒?”

    “不能叫他們糊弄了。”

    “怎麼?”

    祝纓道:“陳相那個人,你知道的,就要外面看起來花團錦簇的。如今出了這個事,他是糊不上了。可我得糊得上。”

    “他是為什麼呢?”

    “他不能落人話柄,叫人說涼薄。老上司,他自己背後罵罵就算了,顯得他道德高尚。管,還是要管一下的。”

    “好,我為你看好家裡。”

    “嗯,如果有什麼事兒,不要管細軟,帶上人,跑鄭府去。”

    “這麼嚴重嗎?”

    “最壞的打算而已。”

    ——————————————

    第二天,祝纓只管處理大理寺的庶務,並不去提審犯人。但是左司直卻跑了來,一臉奇怪地說:“那個事兒,可能不太對勁。”

    祝纓問道:“例行盤問,有什麼不對勁的?”

    左司直道:“那些衙差說,那個李家家裡一團糟爛,誰幹的都不稀奇。又說,他們家的葬禮上還鬧了呢。”

    “怎麼想起來盤問衙役了?問問也好。父親死了,哥哥和兄弟各執一詞,不鬧起來才怪。”

    “我本來也是這樣想的,哪知道略一問,才知道有點古怪!”

    “怎麼說?”

    左司直道:“你見過祖父的葬禮長孫不出來的嗎?”

    “生病?”

    “縱病著,叔父、姑母挑理,他能不出來?一看不就知道了麼?就是不出來,惹得那幾個人從頭唸叨到尾。”

    “你是說?”

    左司直道:“還真有古怪……要論年紀,李藏的兒子年紀不小了,可孫子還真是……哎呀呀……”

    祝纓道:“不好亂猜呀,看來我真要跑一趟了。”

    “何必是你?再說了,以什麼名義拿人呢?就憑我們沒頭沒尾的猜測?對別人可以,沒有確實的供詞,就拿個小郎君,不好辦。那邊審了這些日子竟沒有審出來這件事,也是很古怪的。那些個侍女,嘴怎麼能這麼嚴的呢?你別沾這個事才好。”

    祝纓道:“可惜已經沾了。”

    兩人都很躊躇,左司直的發現不能說沒用,但是也很難有用。

    就在他們商議的時候,該知道變故的人也都知道了。

    鄭熹把事情給扛了下來,他搶先去見陳相,先發制人,向陳相抱怨他給自己丟了這麼大一個變故:“早知道有這樣的內情,我是怎麼也不敢應命的!”他還真有點後悔,因為知道了李藏和陳相的關係,所以多事暗示了陳相,結果惹出這麼個結果來。

    鄭熹平這個事兒也是有代價的。他還得跟地方上的官員扯皮、扛著刑部的最終驗核呢!他把這事兒交給了祝纓,祝纓是他要栽培的人,萬一因為這件事把祝纓也被問個辦事不力給耽誤了仕途,那他就虧大發了!而事情確實是因為祝纓安排了個人把脈給捅出來的,陳相記不記仇,還真不好說。

    要他埋怨祝纓多事,他還真埋怨不起來。畢氏不是省油的燈,這事接得大意了!

    還不如一開始就什麼都不說正直一點呢!

    如今得不償失,他決定及時止損。

    陳相也吃驚:“怎麼真有這樣的事嗎?”

    “御醫摸的脈。”

    “那該去查地方!”

    鄭熹道:“已下文了,先讓他們自查。”這是正常的流程,一般都是發還自查。查不出來、讓上頭不滿意或者上頭另有想法,才會另派人查。

    陳相額角的青筋跳了兩跳,陰沉地說:“我知道了。”

    鄭熹道:“您得有個準話給我。以學生的淺見,唔……恐怕捂不住了。”

    陳相道:“查!我要*!害!到現在*還不清楚麼?”

    鄭熹道:“那晚輩就去加緊辦了。”

    “唉,真羨慕鄭侯啊!”

    ——————————————

    鄭侯確實是值得羨慕的,因為陳相自己的兒子陳萌,他又辦了一件傻事。

    他帶著一個姓李的人找到了祝纓。

    祝纓家的地址並不是什麼秘密,但是陳萌到這裡來就很奇怪了。開門的是杜大姐,正在問話的時候,花姐、張仙姑都探出頭來看。花姐與陳萌就打了個照面,陳萌道:“冠群啊……呃,你、你在這裡了?哦,倒也不奇怪。”

    花姐見了他也有點不好意思,福一福,就進了自己房裡。

    張仙姑和祝大迎了陳萌,知道他是找祝纓的,說:“大公子少坐,老三就快回來了。”

    陳萌就是掐著點兒來的,問:“他近來忙麼?每日按時回來麼?”

    “對、對啊。”

    陳萌鬆了口氣,道:“哦,這位是李先生。”

    “李先生”一身素服,張仙姑就覺得這人不太懂事兒,帶孝的不該亂躥到生人家裡來的。她不太甘願地請他們到祝纓的房裡坐,讓杜大姐給上茶,自己去要回房去準備疊點紙元寶,備香燭,等下得讓祝纓跨個火盆才好。

    快過年了,得吉利點兒。

    但是張仙姑不敢明著說,她有點怕這個李先生,李先生看起來很有點身份的樣子。

    陳、李二人坐不多時,祝纓就回來了。她今天在大理寺忙了一天,聽說陳萌來了,她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一進西廂,先行禮:“大公子。”

    陳萌道:“三郎,實在慚愧,確實有事相托。”

    祝纓道:“這位李先生是不是……”

    那人起身一禮:“在下李澤。”

    祝纓忙還了一禮:“您是上官。”李澤四十來歲了,現在因為死了爹在丁憂,但實際上他身上的品階比祝纓高不少,人家已經從五品了。

    陳萌道:“我就說,三郎是個心裡敞亮的人。”

    祝纓道:“為的畢氏的案子,是嗎?”

    陳萌道:“不錯。”

    祝纓嘆了口氣,道:“大公子,你不該過來找我的。陳相已經放話了。我不瞞你,大理寺接了這個事,差點掉坑裡了。我們上頭還有刑部,下頭還有當地官員,這頂上壓下的,實在撐不住中間再來這麼一出!”

    李澤一臉的為難,道:“確是件難事,否則也不敢驚動諸位。”

    祝纓道:“您能給我一句實話嗎?*究竟是什麼?”

    李澤苦笑道:“你問我,我知道的都是一片祥和。”又是行禮,又是賠好話。一個年紀是自己兩倍的人,兩鬢微有白絲了,這樣伏低作小,實在讓人傷感。

    祝纓臉上也現出傷感的神色來,忙上前攙他,說:“李先生,您這是……大公子不厚道呀,帶人過來這樣對我,叫我怎麼樣才算禮貌呢?”

    陳萌道:“我知道你有辦法的。”

    “你想要什麼結果?”

    陳萌道:“當然是一床被掩了。”

    祝纓道:“恐怕是不能如意的。這件事情,有好結果是老天保佑,沒有,就是我無能。”

    陳萌這中人做得,就很失敗。祝纓送他們倆離開,李澤還能穩住跟祝纓拱手為禮。祝纓也跟沒事人一般,也跟李澤道別。

    ————————————

    祝纓當晚就去了鄭熹家裡。

    鄭熹很意外地問陸超:“現在什麼時辰了?”

    祝纓道:“我知道,快宵禁了。”

    “有事就說。”

    “第一,是左司直髮現的,據說李家的長孫沒有出現在葬禮上,他的長輩們很是鬧了一場,不確定有沒有關係。第二,剛才陳萌帶著李澤來找我。”

    “你怎麼說?”

    “我問*,他說一片祥和。葬禮都鬧起來了,還祥和呢?他想糊過去,我沒接茬。”

    鄭熹嘆息道:“還是會落埋怨的。”

    “那就讓他怨好了。本來也沒說死啊!”祝纓道,“鬧成這個局面,本就是我多事,有什麼後果,我領就是了!”

    鄭熹道:“把*徹底查出來!”

    “誒?”

    鄭熹很果斷,說:“既然瞞著不划算,那就徹查!陳相那裡我去說!你,把這件事,查出*,辦成鐵案!”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