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五百七十八、連夜準備+下戰書

    空氣中的早寒很快被晨光驅散,河面流水波光粼粼,案邊雜草茂密,西北側是一片樹林,面對遼國的一面河岸雜草很深,至少到膝蓋位置,這種戰場對他們而言很有利。

    這樣的河岸,遼國騎兵行動會受到一定阻礙,在吃過早餐之後,眾多士兵快速在盧溝北岸列陣。

    他們昨晚趁著夜色下船,並且在河邊露宿一晚,新軍士兵可以自帶鋪蓋卷,露宿十分簡單,加之夏日夜晚,本就不冷。

    狄至之所以挑選這個地方,一來是這裡有微微坡度,這保證後面的士兵也可以射擊,對他們有利,二來河岸邊有充足水分滋養,岸邊茅草茂盛,對騎兵不利。

    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地方距離河岸不過兩三百步的距離,而嚴申已經連夜讓兩艘補給艦後退,同時將八艘運兵船左舷火炮全裝到右舷甲板,並在南岸拋錨,必要的話還可以隨著戰場改變位置。

    一百三十二門右舷火炮,將成為火力河中火力支援,這是他們的重要力量,而最重要的一點在於遼人不會防備,他們很可能並不知道這些船的可怕之處,只是當成普通船。

    這也是狄至要槍斃三百多戰俘,不放一人的原因之一,不洩露消息,他們就能打遼軍措手不及。

    到時候,艦隊從側面,他們從正面,兩面夾擊,交叉火力網就夠遼軍喝一壺。

    如果遼軍知道,他們可能會試圖遠離岸邊,從他們的右翼包抄,到時候他們就退到河邊,背水列陣,並不是想玩什麼背水一戰,而是因為如此一來,火槍和背後一百多門炮,就可以形成高低火力網。

    兩種預案,他事先跟所有都頭以上的軍官說過,不到到時具體執行哪一種,需要他臨場指揮。

    這次的列陣,也不是傳統三段陣,因為他們只有五千人,除去炮兵,後勤部隊,兩百騎兵,正面戰場上其實只有四千不到一點的火槍手。

    而遼軍至少有兩萬,而且大多數都是騎兵,這意味著,他們註定被包圍!

    這種情況,狄至一開始就想到了,所以他們必須採取另外一種陣型,王爺稱之為空心陣,是新軍經過無數次操練,專門用於反騎兵的陣型。

    這種陣型要求每營士兵排成內外鑲嵌的方形陣,中間空出來,最外圍一圈的士兵上刺刀,負責抵禦敵人落網之魚的騎兵,內三圈士兵組成面向四面的三段遂發槍射擊陣,中間空地壘起土堆,駐紮炮兵。

    這樣的方陣每隔一百步列陣一營,八營士兵的方陣互相支援,這樣即便因為機動不足,被騎兵包圍,他也能從各個方向反擊。

    敵人騎兵一旦靠近,就會面臨至少三個方陣以上射擊,如果他們敢衝進陣中空地,更是會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火力。

    這次因為地勢平坦,新軍一大早就起來,在列陣的地方堆起土堆,並將連夜從船上運下來的火炮放在中間高地上,每個方陣中間兩門炮,主要的火力支援則是交給河面上的艦隊。

    等天完全亮起來的時候,八營士兵已經列陣完畢,八個方形空心陣在河岸邊列好,形成更大的方形陣,每個空心陣中間高地上還有兩門火炮,總共有士兵三千七百百多人,接近四千人。

    後勤補給軍隊退到河上兩艘補給船,炮兵八百多人,大多數都在十艘南岸的船上,而兩百輕騎兵則跟著狄至,負責傳令。

    一切準備妥當,狄至直接派人去遼軍大營下戰書.....

    其實他明白,自己哪怕不下戰書,兩萬多遼人見自己三四千人敢下船,而且還都是步卒,肯定會主動出擊的,之所以下戰書,是想讓遼人更加自大些,更加疏忽些,任何能增大勝算的細節他都不會放過。

    狄至騎馬站在八個方陣中間的小高地上,已經遠遠的看到遠處遼軍大營開始忙碌起來,隱隱約約的各式各樣旌旗招展,人馬奔走,他深吸口氣,生死攸關的大戰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