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第386章 人有私

 姜元文道:“陽明先生心中有道,一遇清淨地,便雲銷雨霽,自然顯露。”

 “或許,但貴州的山水也與別處不同。”程丹若舉目四望,哪怕在城裡,都能看到周邊的山巒,雲霧纏繞,如潑墨山水,寫意瀟灑。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無半里平’,我總是想,生活在這裡的百姓,面對這走不出的山和水,心底可曾絕望?”

 姜元文愣住了。

 “人心如果是天理,那大多數人的天理,就是穿衣吃飯。”她平淡道,“這就是我的意思。”

 姜元文默然片時,欲言又止。

 謝玄英適時加重了腳步聲,阻斷了他的下文。

 “你回來了?”程丹若瞧見他立在門邊,大紅常服上沾滿金色的桂花,就知道他已經站了有一會兒,“怎麼不出聲?”

 謝玄英撣掉肩頭的金碎:“看你們聊得熱鬧,不忍打攪。”

 大米和小米衝到他腳邊,咬他的皂靴。

 圓滾滾的兩隻糰子徹底打破了靜謐,氣氛變得喧囂而溫情。

 姜元文識趣地起身行禮:“謝巡撫。”又對程丹若道,“今日承蒙夫人招待,盡興盡意。”

 “先生客氣了。”程丹若沒有挽留,叫小廝提了花生攢盒,“佳節將近,給先生下酒吃。”

 姜元文沒有拒絕,搖搖擺擺走了。

 嗯,白酒後勁有點大。

 他一走,就是夫妻倆的二人世界。

 松木打水過來,讓謝玄英洗手洗臉。

 程丹若趕狗:“去去,不許亂吃地上的東西。”

 “它們還小呢,你兇什麼?”謝玄英納悶。

 她道:“不罵不行,它們會吃便便。”

 謝玄英:“……”他撩腿,輕輕踢開倆啃花生殼的傢伙。

 程丹若抿口殘酒,問他:“你聽半天,聽出他的意思沒有?”

 他微微頷首:“姜元文拜師徐若知,所圖為何並不難猜。”

 接觸得多了,程丹若也搞清楚了各種流派的區別。

 首先,心即是理的學說,不止是王陽明的理論,同時提出相似看法的還有若水學派,也就是王尚書的師承。

 大家並不是同一家,但有相似的觀點,數代交流下來,互相汲取理論養分,完善自己的學說。久而久之,就被籠統地歸咎於心學。

 除此之外,陽明先生有數位弟子,弟子們對他的理論進行了擴展解析,衍生出其他學說。比如有人主張個性解放,有人純粹追求哲學,也有人倡導入世,各有各說法,各有各偏重。

 比如清平書院的靜光居士,正兒八經的陽明門生,現在卻開始學禪,試圖將禪與儒融合。

 在這樣百花齊放的情況下,催生了一些衍生學派。

 李悟就是其中之一,他受到心學影響,但主張更激烈,一出世就有點石破天驚的意思。彼時的文人,批判的大加批判,認為叛經離道,贊同的奉為圭臬,覺得耳目一新。

 雙方都很激烈,導致了純真派像櫻花,開得燦爛,謝得飛快。

 晏鴻之能重新崛起,是因為學說平和了很多,也吸取了其他學派的理論,且當初李悟死得太慘烈,輿論普遍同情,反而支持了起來。

 話說回來,徐若知此人在貴州名氣很大,雖然老頭子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他是陽明先生的弟子,入門晚,卻跟隨他多年,根正苗紅的門生。

 姜元文是四川人,離龍岡書院那麼近,顯露天分後就被家人送去讀書,徐若知原本已不再收入室弟子,卻為他破例。

 這等淵源,不難猜測姜元文的真實目的何在。

 ——借禮議一事,抗擊理學,發揚心學。

 “你怎麼想?”程丹若問謝玄英。

 謝玄英用熱帕子捂了捂臉孔,還真答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