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六百二十四章 鋼鐵大突破

    更多的錢,其實是用來進行前期技術研發的。</p>

    海軍拿到錢後,就會向國內的相關廠家簽訂相關的研發合同,這樣廠家才有資金用於技術研發以及設備更新等等。</p>

    雖然承擔研發建造任務都是工業部直屬企業,但是一家人也得明算賬,海軍想要搞鐵肋木殼船也得給錢不是……</p>

    而海軍這邊啟動了鐵肋木殼船的研發項目後,海軍準備再接再厲,趁著天子對熟鐵有興趣,又匆匆上報了一個新項目:熟鐵火炮計劃。</p>

    海軍想要以熟鐵為原料,然後採用和青銅火炮一樣的加工鑄造方式進行製造呢。</p>

    大楚帝國裡的火炮,有鐵鑄火炮以及青銅火炮,而兩者的生產工藝完全不一樣。</p>

    鐵鑄火炮還是採取了比較原始的鑄造方式,也就是直接用含碳量比較高的鐵水澆築成型,也就是很多人說的生鐵,而這種含碳量比較高的生鐵直接澆築出來的炮管。</p>

    這種生鐵炮管後續根本無法進行精加工……因為生鐵材料的含碳量太高硬度非常高,而且這年頭的生鐵質量也不咋地,也比較脆。</p>

    所以想要對生鐵鑄造的火炮進行進行後續精加工非常的困難。</p>

    目前主流,包括大楚帝國在內的鐵鑄造火炮方式,都是採用模具一次性澆築成型的。</p>

    這也是大楚帝國陸軍很排斥生鐵火炮,就連海軍對這玩意也很反感……</p>

    因為無法進行精加工,炮管的強度以及光滑程度都難以保障,為了確保炮管強度避免炸膛又只能把炮管制造的非常厚實,如此也就極大的加大了重量,具體可以參考清王朝後期鑄造的各種鐵炮,就是屬於非常典型的大炮小彈……</p>

    而青銅火炮因為銅比較軟的緣故,可以澆築成實心炮管,甚至還能動用大型水力鍛打機對實心炮管進行進一步的鍛打加工。</p>

    最後用大型水力鏜床,對實心的青銅炮管進行鑽孔,最終造出來一根炮管。</p>

    看似後者比前者要更加複雜,加工工序多了不少,難度似乎非常大,但實際上對於大量採用水動力機械設備的大楚帝國而言,青銅火炮的生產加工還要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生產速度更快。</p>

    大楚帝國在統一戰爭早期就開始大規模採用這一方式進行生產青銅火炮了。</p>

    青銅火炮在前裝火炮時代這一時期裡,除了貴沒啥缺點。</p>

    但問題是,貴這一缺點在大楚帝國裡也不算什麼……一門115毫米青銅火炮不過數百楚元而已……這對於一箇中央財政收入超過一億兩千萬楚元的帝國而言。</p>

    表示隨便從手指縫裡漏出來一點都能採購幾千上萬門……</p>

    所以大楚帝國軍方寧願選用價格更加昂貴的青銅火炮,也不願意使用鐵鑄火炮,哪怕兩者價格相差好幾倍……不僅僅陸軍是清一色的青桐火炮,就算是海軍那邊也是廣泛使用青銅火炮。</p>

    海軍使用的火炮都是口徑偏大,而且數量眾多,比如金陵級三等戰列艦以及後續改進型。</p>

    火炮的配置都是一樣的,分別是下層甲板二十六門170毫米艦炮,上層甲板二十八門130毫米艦炮。</p>

    此外在船首、船尾樓以及側舷位置,還一共部署了三十門的一百毫米艦炮,不過這些地方並不算是全通式甲板,這也是為什麼大楚帝國海軍的金陵級戰列艦,被歸類為三等戰列艦的緣故。</p>

    因為這玩意只有兩層全通甲板。</p>

    而在大楚帝國海軍的分類裡,一等戰列艦和二等戰列艦,是擁有三層全通甲板的主力戰艦。</p>

    只不過金陵級戰列艦所表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讓這種看似只有雙層甲板的戰列艦,卻獲得了比肩三層甲板戰列艦的戰鬥力。</p>

    然後價格還不貴……</p>

    這種戰艦,在性能以及造價乃至日常使用成本上,都達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衡,性價比極高。</p>

    至於一等戰列艦,那玩意太貴,大楚帝國只打算少量建造而已,而二等戰列艦,這東西高不成低不就,性價比還低,大楚帝國在設計階段就放棄了這一級別的戰艦,從來就沒有建造過。</p>

    不管是三等戰列艦還是一等戰列艦,甚至是那些巡洋艦,這所需要的火炮可多了去,而且大部分還是大口徑長身管艦炮。</p>

    如果全部使用青銅火炮的話,光光是火炮成本就得增加好幾倍之多。</p>

    但……大楚帝國海軍依舊堅定的選擇了大規模使用青銅火炮!</p>

    早期的鐵鑄火炮雖然便宜,楚軍也一直都有試驗裝備並改進,但是整體數量不多,主體還是青銅火炮,哪怕是170毫米艦炮這種大傢伙。</p>

    至於銅炮的成本……雖然很高但也不是不能接受。</p>

    畢竟大楚帝國有著比較完善的初步工業化體系,青銅火炮的價格昂貴,更多的還是體現在材料比較貴上。</p>

    至於加工成本,比鐵炮還要便宜呢。</p>

    如此綜合算下來,雖然銅料的價格是生鐵價格的十幾倍之多,但是最後的青銅火炮的採購成本,只有鐵炮的五六倍。</p>

    而綜合考慮全壽命成本之後,那麼青銅火炮的成本還要再降低一些,生鐵鑄火炮打個三四百發基本就差不多了,但是青銅火炮可以輕易做到八百甚至一千發的使用壽命。</p>

    基本上,兩門鐵鑄火炮才能頂的上一門青銅火炮。</p>

    最後青銅火炮哪怕報廢了,也可以直接拉回去融化後繼續製造青銅火炮,而鐵鑄火炮報廢后連買廢鐵都不好搞……在資源回收上青銅火炮又能節省一筆。</p>

    最後算下來,大楚帝國這邊使用青銅火炮,整體的使用成本其實只有鐵鑄火炮的兩倍多點。</p>

    但是卻帶來了更加優越的作戰性能,不管是精度還是威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p>

    所以,大楚帝國陸海軍,寧願使用看似昂貴的青銅火炮,也不願意使用生鐵鑄火炮。</p>

    然而,如果能夠鐵鑄造的火炮性能能夠跟上的話,哪怕不用青銅火炮相提並論,只要能夠有個七八成的性能,那麼海軍也能夠下決心大規模採用鐵鑄火炮。</p>

    以前的生鐵火炮是不可能的,但是熟鐵火炮卻是有這個希望達到。</p>

    海軍想著,採用熟鐵鑄造火炮,以減少火炮的成本,畢竟海軍所需要的火炮太多,而且都是中大口徑的火炮,如果能夠採用熟鐵火炮大量節省成本的話,海軍還是很樂意的。</p>

    當然,前提是熟鐵製造的火炮在性能上不能太拉跨!</p>

    對此,羅志學還有啥好說的,支持唄……用熟鐵生產火炮,這是火炮發展的大趨勢,現在剛好鍊鋼工藝有所突破,而大型設備的加工能力也有所提升,正好可以試一試。</p>

    就算一時半會的工藝技術還無法解決,但是多嘗試幾次總能成功的。</p>

    再說了,試一試也不會懷孕不是,大不了就是不成功而已,撐死了損失點試驗經費,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損失。</p>

    而且羅志學也期待著,現在是搞熟鐵火炮,但是等鋼鐵技術以及加工技術進一步發展後,後頭說不準就能夠搞出來真正的鋼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