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小君 作品

第兩百八十二章

    不同的境界會有不一樣的時空概念,這在佛經和一些民間傳說中都有論及。

    民間常有“天上一日,人間百年”的說法。而在佛經中,這樣的記載非常多,比如在佛經中記載,忉利天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百年,而兜率天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四百年。

    從佛學的角度來看,時間的相對性是太平常不過了。

    對於禪定中發生的時間變慢現象,我們還可以從科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

    前面說過,人腦在思維的時候,會產生放電現象,這就是腦電波形成的原因。

    意識的活動越激烈,腦電波的頻率就越高,也就是說,電子釋放或吸收光子的頻度越大。

    在自然情況下,每份光子的速度和能量都是恆定的,電子與光子之間反應的頻度就與電子的運動速度直接相關。

    而電子的運動速度主要表現在電子圍繞原子核的繞核運動上,當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快,吸收或放出光子的頻度也大。

    而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直接表徵了時間的快慢。在一個系統中,如果整個系統內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都變慢,那麼這個系統的時間相對來說就會變慢。

    如果我們拿一個正常運轉的時鐘放在這樣的系統中,由於組成時鐘的所有原子的電子繞核運動速度都變慢,在宏觀上看來,時鐘的指針運轉也會變慢,因此反映為時間的變慢。

    但這種變慢,只有在兩個系統的對比下才能看得出來。

    假如有人和時鐘一起呆在這樣的系統中,由於人體自身的系統也在變慢,意識的活動和反應與時鐘的變慢節奏相一致,所以在這樣的系統中,人並不能感知到時間是變慢的。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相對論中的一些佯謬也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了。

    我們首先來看“鐘慢尺縮”效應。相對論告訴我們,當一個系統相對另一個系統高速運動時,高速運動的系統中,會發生時間變慢,空間縮小的現象。人們對此現象提出了多種解釋,然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此,首先要說明的是,相對論的“鐘慢”效應已經被許多實驗所證實。

    如,在太空中運行的衛星,需要依據相對論原理來調整時間,否則衛星裡的時間會與地面時間發生偏差。所以,對於把“鐘慢尺縮”效應解釋為觀測效應或計算結果的說法,可以認定是錯誤的。那麼,“鐘慢尺縮”是如何發生的呢?

    假設一個系統在以接近光速運動,這個系統中的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同樣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我們知道,電子總是在原子核外作繞核的圓周運動。當原子核在以接近光速運動時,電子依然要作繞核運動,但由於電子的運動速度受到光速這一絕對速度的限制,因此,在電子同樣跟隨原子核在高速運動的同時,繞核運動的速度必然減慢。

    在整個系統中,電子的繞核運動變慢,宏觀的表現就是系統的時間變慢。假設電子與原子核同樣以光速運動,那麼電子的繞核運動就將停滯,整個系統的時間也就停滯了。

    因此,當系統在高速運動時,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會變慢,從而引起了“鐘慢效應”,這一效應是真實發生的效應,並不是所謂的觀測效應。

    同樣的原理,也可以解釋“尺縮效應”發生的機制。

    我們知道,電子具有的能量越大,電子的軌道半徑也越大。

    當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變慢時,說明電子的能量變小了,相對而言,電子的軌道半徑也會變小。當整個系統的電子軌道都變小的時候,宏觀上就表現為空間的縮小。所以同樣一把尺子,如果放在這樣的系統中,相對於靜止系統來說,其尺度一定是縮小的。

    可以設想,如果電子與原子核同樣以光速運動,那麼電子與原子核間的繞核運動停滯,事實上,電子與原子核的概念都將不存在,空間的概念也就隨之瓦解。這就是“尺縮效應”形成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