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鹹鴨蛋 作品

第三百八十九章:線下門店爭奪戰

    不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就有一批勇士從富士康離職了,畢竟富士康隨時可以進,但是這種機會可不是經常有的,萬一是真的呢?

    於是他們就成了小米售後部的第一批試用工,一般來講,手機售後維修其實挺簡單,主要問題就那麼幾樣,要麼是不開機,要麼就是充不進去電,再要麼就是屏幕透光、有壞點。

    對於做過組裝手機的人來說這些問題其實並不難,因為很多問題甚至都不需要動洛鐵,只要把手機拆開,檢查一下幾條排線就能解決,如果排線沒有問題的,基本線下售後也搞不定只能返廠。

    這些從富士康挖過來的員工學得還是比較快的,一些培訓考核成績比較好的,就留下來繼續學習更深一層的維修知識,考核成績及格的就分配到各個維修售後點上班。

    消息傳回富士康後,也有越來越多的員工主動到小米這裡報名,弄得富士康的員工離職率暴增。

    跟小米、魅族同樣在佈局線下門店的還有oppo,陳勇明之前做mp3的時候就發現了線下銷售渠道的作用,只是當時mp3的利潤太薄,產品線也比較單一,他很難建立自己的線下門店體系。

    而手機就不一樣了,一方面有足夠的利潤,一方面還有像充電寶、保護套、耳機、充電線等等延伸產品。

    只是oppo建立線下門店的速度要明顯慢與小米跟魅族,一方面是資金不如這兩家充裕,一方面也是oppo的知名度要稍微低一些,門店太多隻會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

    不過這次小米跟魅族再度擴張門店數量,把觸手延伸到三四線城市,讓陳勇明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通過市場調查他也發現,一二線城市的門店數量普遍趨於飽和,而且競爭也更加激烈,同時在一二線城市開一家門店的投資可以在三四線城市開三到四家門店。

    陳勇明發現了商機,他壓根沒有跟小米、魅族那樣去搶佔三四線城市的市場,而是很乾脆的,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把線下門店下沉到縣級市這一領域。

    一時間很多縣級市最繁華的街道上開始出現了藍廠的logo,標配的音響大喇叭,放著躁動的音樂,服務員一律的帥哥靚女開始拉著過往的顧客進店看手機。

    別看是縣級市,經濟並不算太發達,不過有錢人其實並不少,三千塊的手機並不算太貴,而且越是小城市的人,越是要面子,別人用三千塊的手機,你要是用兩千塊的就被人比下去了。

    陳勇明驚喜的發現,這招效果居然這麼好,原本第一期他只是打算試試水,開了一百多家線下門店,結果這一百多家線下門店,一個月的業績加起來能夠抵得上一二線城市,四十多家線下門店的銷售業績,而成本卻只有一線城市門店的六分之一。

    於是陳勇明就定下了線下門店下沉的策略,就在小米、魅族、蘋果這些手機品牌瘋狂爭奪大城市線下門店的時候,oppo已經悄然在下沉市場開了花。

    黃樟很快也察覺到了小米、魅族的動作,再加上線上銷售第一波熱潮過後,大黃蜂手機的銷量也開始下滑,黃樟也開始打起了線下門店的主意。

    於是原本大城市擁擠的線下門店資源就更加搶手了,原本零零散散的手機門店,開始逐漸形成了手機專賣店一條街,今天小米在這裡開一家店,明天魅族就在隔壁開一家,然後蘋果又在隔壁開一家。

    3g手機的普及率也開始隨著這些手機品牌的競爭,逐步提高,這一點沈浪直接從浪潮集團旗下各個產品app的用戶增長率就能看得出來。

    到了十月份,蘋果率先發現不對勁了,蘋果投入了那麼多線下門店資源,但是手機銷量並沒有明顯增長,而且喬布斯也發現,他調低了ios支付抽成比例,居然也沒有華夏軟件廠商加入ios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