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683 一瓶風油精觸發的特殊條例

這也是為什麼胡柯在“風油精點慧根”發生之後,僅僅控制在小範圍內,且基本只有張家的人知道。

定期體檢,做好篩查,這兩項工作的宣傳,是“吾家醫院”行政部門的主要工作,張浩南也沒那閒工夫搞行政部門的kpi。

這也是為什麼“吾家醫院”不作任何“白衣天使”宣傳,因為本就沒打算承擔太多額外的社會義務。

“沙食系”之外的員工來這裡看病是沒必要的,拿不到“沙食系”的補貼,純粹就是多花錢,沒意義。

懶得搭理張浩南,武泰安還得寫一份小小的報告,關於前往聖彼得堡參加松江合作組織成員國青少年代表活動的突發狀況。

“老闆放心。”

描述上比較粗俗直白,張老闆就直說了,你兒子抄起“風油精”就往叼上抹,差點燒了。

而這個東西,是無法量化的,類似於營銷中的“有口皆碑”,需要長期不斷的投入之後,才能沉澱這種影響力。

胡柯的老母親並不在沙城,回松江了,不過還是打了個電話通知了一下。

整體氣氛上來講,今天晚上給胡柯清洗“慧根”的大夫,前年還十分的煎熬、焦慮,現在整個人走路都是帶風的。

整體上來說,還是比較違背一般救死扶傷上的道德宣傳,但對“吾家醫院”的醫護人員而言,體驗就好得多。

“吾家醫院”的主要業務,就是定期體檢,還有就是各種外科手術,主要是手外科,因為“沙食系”的員工,主要喪失勞動能力的工傷,就是手。

“……”

“看看誰有空,給他重新組一套‘私人醫生辦公室"。”

張浩南離開病房之後,跟武泰安吩咐了一下。

“現在抽不出人手,都有科研任務。”

武泰安也是為難,“吾家醫院”雖然挖人挖得勤快,但主要是挖退休人員,還沒退休的,如果不是特別牛逼的學術帶頭人,主要也是為了退休之後更爽一點。

所以現在普遍很忙,雖然用張老闆投資的實驗室確實也成本不低,可跟美好的退休生活比起來,這就不是個事兒。

醫生,是越老越吃香。

同樣是“飛刀”,“吾家醫院”從外面搖頂級外科手術專家,給錢是超過“京爺”的。

這依然是個一個隱形福利,不過僅限於高層和職工群體中威望比較高的技術班組長。

“評職稱不著急的,可以先放一放,加錢。”

“……”

張浩南頭也不回說了一句,然後就離開了。

武泰安無可奈何,但也承認,這的確是一個萬能的好辦法。

其實“吾家醫院”也不全是純賠錢,拋開福利支出和科研支出這兩個大頭,有一項業務已經達到了整個姑蘇地區最大規模。

那就是涉外醫療項目。

這個是算到服貿中去的,主要客戶群以北美、南朝鮮和倭奴關西地區為主,毛子雖然也有,但並不多。

牙科、體檢、醫美這三樣收入頗豐。

而牙科幾乎佔到了百分七十,“特魯姆普集團”的員工,不管是中國籍還是外籍的,目前“私人牙醫”都是定在了“吾家醫院”。

金毛老漢也更願意說服北美僱員組團來一趟中國解決問題,從賬單支出上來看,哪怕把飛機票都算上,也值得來一趟。

只不過北美醫保並不承認這些支出,可只要看到兒童保健中的“窩溝封閉”收費只要十五塊一顆,去他媽的保險……

為了打消“特魯姆普集團”員工的顧慮,金毛老漢還專門組織了一次“醫療技術水平的調查評估”,嚴格來說並不具備法律效益,但對一些有海外工作需要的僱員而言,這就很具有參考意義。

跟法律無關,跟美刀有關。

中產終究不是資產,只是有點小錢的無產。

該精打細算,還是會精打細算。

這其中的博弈,就在於僱員如果在中國產生“醫療事故”,是否要“特魯姆普集團”支出天價賠償金。

所以,在“吾家醫院”的這項涉外醫療項目中,北美相關外商的僱員,其實來華之前,首先要籤一份“自願書”。

而這些,給“吾家醫院”刷了大量無意義的涉外醫療記錄,對某些地方的醫院來說,這是相當重要的一份資歷。

於是又反過來讓一些有需求的醫院,提供了一部分醫生來“吾家醫院”,走的是“委託培訓”或者“科研任務”,也就是當地醫院或者上級單位,還要給“吾家醫院”一筆錢。

雖然不多,但有一個好處,時不時總能擠出點兒人手來。

只要跟別的醫院一樣,女的當男的用,男的當畜生用,撐上個把月,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