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露 作品

第 186 章 求情

    林豔兒尖叫一聲,“你才蠢!”

    陸紹棠面色陡然一沉,屋裡的氣壓都降低了似的,讓人感覺心口一緊。

    林大娘立刻拖著林豔兒往外走,“你快走吧,以後沒事兒少回來,我陪送不起你自行車。”

    林豔兒不肯走,還掙扎,“我不走,幹嘛趕我走?這不是我孃家嗎?怎麼我出嫁孃家就沒有我站的地方了嗎?”

    “啪!”

    林大娘忍無可忍,狠狠地扇了她一巴掌。

    扇完,林大娘愣了,林豔兒愣了,其他人也都驚訝地看著她們。

    林豔兒“哇”大哭起來,一把推開林大娘,喊道:“看吧,還說疼我,還說沒算計我!還說不偏心!你就是恨我不往家拿東西補貼哥哥,你就恨我,早就想打我了吧!”

    這時候盼盼甜甜帶著寶兒還有林距家幾個孩子跑回來,看到林豔兒發瘋的樣子都退了退。

    盼盼:“此處瘋婆子出沒,大家速速後退,尋找掩蔽。”

    其餘孩子:“收到!”

    “哇~”林豔兒氣得哭著就跑了。

    林大伯又擔心天黑了,閨女自己回去怎麼走?這會兒也沒牛車馬車的搭車,走路得半夜才能走到家吧?

    他看看陸紹棠,有心想讓陸

    紹棠開車送送,陸紹棠壓根兒沒搭茬兒。

    林母可能會心疼自己孃家侄子侄女,也會心疼林距,但是絕對不會心疼林豔兒。

    她更不可能讓自己三女婿去送林豔兒。

    沒那個道理。

    她對林大娘道:“讓她住一宿吧。”

    林大娘還嘴硬,“管她呢,愛走就走,和婆家關係那麼好,就趕緊回去吧。”到底是又關心,怕閨女真賭氣摸黑走了,路上天寒地凍不說,誰知道遇到什麼壞人?

    林母就拉著她回去看看。

    林豔兒雖然嘴硬,嗷嗷喊爹孃對她不好,可到底不像那些無依無靠被爹孃嫌棄的閨女一樣一腔孤勇只要離開孃家刀山火海也要去闖,而是回家爬炕上開始嗚嗚哭。

    她不過是跟父母哥哥鬧脾氣,變相撒嬌罷了。

    可爹孃一把年紀,哥哥嫂子也都好幾個孩子,過日子都是精打細算,哪裡有閒錢買自行車哄她?

    更何況還是買給她小姑子。

    林家這邊,林大伯眼圈紅了,吸了吸鼻子,“我也不怕當著侄女和女婿的面兒丟人,你說咱做了啥孽,閨女咋就這樣?”

    要是別人欺負,那去跟人家打、罵,頭破血流也不怕。

    自己閨女咋整?

    真打罵一頓絕交?那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兒女不管咋作咋鬧,就算掀翻天過去這陣兒又該親親該疼疼的。

    不過被林豔兒這麼一鬧,林大伯也有些寒心,就算不忍心卻也咬死了不給出錢。

    家裡攢點錢不容易,眼瞅著孫子孫女大了那不得蓋房子?

    再過幾年孫子不得娶媳婦兒?

    他們也不會去閨女家讓女婿養老啊,閨女和女婿不還得給公婆養老嗎?

    他們靠兒子媳婦兒養,那不給兒子媳婦幫襯給誰幫襯?

    上趕著去閨女家幫襯,你們也沒分家,把人家公婆放哪裡?

    閨女說得倒是也沒錯,當爹孃的也應該多給閨女嫁妝,但眼下誰家有那條件?

    都是地裡刨食兒的老農民,一年到頭賺夠填飽肚子的口糧就是不錯的,一家一戶能趁個五六十塊現錢就是好的。

    那娶媳婦兒就是那樣,人家對方要聘禮多,誰家娶媳婦兒都得傷筋動骨地湊。

    誰家也都得靠嫁閨女管男方多要聘禮才能給自己兒子湊齊聘禮。

    這要是爹孃自己有那錢,輕鬆就夠給兒子娶媳婦兒的聘禮,哪裡還用從嫁閨女裡湊?

    有錢,嫁閨女自然也給多多的嫁妝。

    甚至不需要自己有錢,但凡人家女方嫁閨女不要高彩禮,他家娶媳婦不用大出血,那嫁閨女不也不用要高彩禮?也能有錢給閨女準備更多的嫁妝?

    家家戶戶都這樣辦的,咋自己家閨女就埋怨上了?

    你說你要是看病救命,爹孃哪怕借也給你湊,你給小姑子湊自行車的錢,爹孃又沒瘋幹嘛給湊?

    你倒是心疼小姑子,你咋不心疼心疼爹孃呢?

    時候不早(),林母和林父留閨女一家住一宿?()_[((),明兒再走。

    林姝同意了。

    她得盯著林母別心軟爛好人,看大娘被林豔兒逼得沒法兒再鬆口給湊湊。

    她把林母引導的現在對解家都沒以前那麼心軟,就算解金奎、解金蘭來賣慘,林母都能扛住了,哪能敗給林豔兒呢?

    其實一個人的心就那麼大,它能裝能愛的人和物有限。

    陸紹棠“犧牲”的時候她惦記著給女兒改嫁又擔心方荻花不滿,後來林躍離婚她心疼寶兒,林夏離婚她心疼林夏,大姐家出事兒又擔心這個那個,她根本沒有多餘的心思去擔心解家。

    即便是有那麼兩分心思,也在林姝刻意安排下越來越淡。

    解二舅和二舅媽會定期來看她,幫她幹活兒,卻一點好處都不肯要。

    解金奎和解金蘭也定期來看她,卻只要好處、抱怨,一點不幫忙,他們不但抱怨家裡人連對他們最好的解老太也抱怨,那林母自然就有所覺察。

    他們來的次數越多,就越消磨林母對他們的關心,助長對他們的不喜。

    可惜解金奎看不懂,只以為別人會永遠愛他,他可以永遠拿捏別人呢。

    也不想想,就連解老太都不會永遠愛他,林母這個四姑又怎麼可能?

    晚上林姝就給林母分析林豔兒的心理,只要讓林母知道林豔兒的自私心理和處境,就能抵消林母滋生出來的心軟。

    只要對方不值當同情,那就沒必要去多管。

    再怎麼心善,也沒法共情挖孃家給小姑子買自行車的人吧?

    人只會共情相同處境、相同利益的情況,而不是隻共情性別、身份。

    帥哥怎麼共情娶不到媳婦兒的醜男?

    春風得意的幹部怎麼可能共情被打倒的幹部?

    中產階級憂心孩子的學校、興趣班,窮苦人憂心的是下一頓飯吃什麼,怎麼可能共情?

    只有曾經身處過泥潭,才會知道泥潭的汙濁,只有身處過地獄,才知道地獄的烈焰。

    林豔兒壓根就沒被吸過血,她怎麼可能共情被真正壓迫吸血的女兒們?

    她只是自我自私,恨不得吃盡家庭紅利,而她小姑子是一類人,所以她們可以很好的共情,並且願意為此結盟,一起摟各自孃家的錢,以便將來她跟著沾光。

    實際怎麼可能?

    她小姑子變成城裡人以後,怎麼可能共情她這個鄉下人?

    怎麼可能把自己好不容易弄來的利益分享給林豔兒?

    利益在哪裡,屁股就坐在哪裡。

    現在林豔兒幫她借錢,回頭要還的時候她只會讓林豔兒自己還,因為那是林豔兒自己借的。

    林豔兒不會明白,但是林姝要掰開了揉碎了講給林母聽。

    她孃家不論爹孃還是弟弟其實都是軟耳朵,容易被人洗腦,誰先搶佔他們的腦子誰就能抓住他們。

    而人生是一輩子的事兒,如果學不會舉一反三,不

    ()    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那他們就總有踩坑的時候。

    今天可能是孫曉紅,明天就是李曉紅,今天是解金奎,明天是李金奎,今天是林豔兒,明天是張豔兒。

    林母聽著閨女的話,沒有一點不耐煩和被閨女教育的反感,反而聽得津津有味兒。

    林父林母就這點好,知道自己沒文化沒本事,知道自己女兒女婿有見識,願意聽他們的。

    有些家長明明啥也不是,卻一點都不肯聽孩子的話,哪怕孩子學業有成、事業有成的。

    他們總是有天大的自信,孩子不如自己,總是要從方方面面打壓孩子。

    林姝慶幸爹孃不是這樣的人。

    他們老林家人有個好處就是:聽人勸吃飽飯。

    林母:“怪道有人支持勞四人六,有人支持勞六人四呢。”

    社員們最關心的就是工分,工分就是錢和口糧,有人要求人四勞六,勞動佔大部分,有人支持人頭佔大部分,那自然是誰家孩子多勞力少,誰家就想那人口分口糧,誰家勞力多工分多就要按照勞動分唄。

    林姝:“對呀,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好處來選擇說辭的,支持還是反對,是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以後大隊開會,鄰居吵架讓你評理啥的,你就都有數了。”

    就好比林大娘和林大伯,他們覺得女兒沒指望了就跟侄女親近,那某天可能閨女又有指望了,也不是不能幫閨女。

    總之防人之心不可無嘛,保守自己的底線就好。

    要擱以前林母會覺得咋能這樣呢?對自己人咋還耍心眼呢?

    咋能這麼沒人情味兒呢?

    現在被林姝上了半晚上課,林母的心就越來越透亮,覺得閨女說得有道理,就是這樣。

    隨即活學活用,等給林躍找媳婦兒的時候也得按照這個標準來找,不能太自私的,不能太愚孝的。

    孫曉紅、林豔兒、解金蘭那樣的肯定不行,要是能找自己家閨女這樣的也好。

    可自己閨女在孃的心裡是最好的,那絕對找不到這樣的。

    要是能找個……陸大嫂那樣的倒是很好。

    過日子嘛,不需要長得太俊,再說桂英人家身材健美,模樣周正,林母覺得挺好看。

    這樣的媳婦兒也能管住林躍。

    果然第二天早上林大娘又試探地問林母,要不要幫林豔兒湊點錢。現在林豔兒說不要一輛自行車,湊三十就行,另外的錢她公婆會出。

    林母瞬間想到昨晚上閨女說的話,她閨女可真是能掐會算的。

    要是沒心理準備,聽林大娘這麼一說,林母都得支持。

    這會兒她就不一樣了,她小聲跟林大娘一通嘀咕,“你這還年輕,沒病沒災的,等你到咱婆婆那個年紀,指望誰伺候你呢?兒媳婦給你端屎端尿,你把家裡錢給閨女小姑子湊自行車?那兒媳婦不得和你隔心?”

    利益在哪裡屁股在哪來啊。

    你指望兒子媳婦養老呢,你屁股就得在這裡,不能偏。甚至好

    幾個兒子也是這樣,哪個兒子伺候你,你就得偏哪個兒子。可不能像有些人那樣,養老伺候的兒子媳婦不落好,那啥也不伸手的就兩句好話的兒子媳婦閨女倒是好人。

    林大娘也是擔心呢,只是又心疼閨女,這才找林母拿主意,就好像有人撐腰自己就硬氣點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