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半浮生 作品

第四十四章 關隘白雪,關外白梅

天下至柔莫過於水。

如同來自淵谷的點燃的黑水一般的劍,在逼近隘口的那一剎那,頃刻之間,便分化而去,化作數道劍光,橫平豎直地斬落在了白衣和尚身周。

劍火飄搖。

人間風雪震散。

遍地雪屑紛飛不止。

顧文之身形在半空之中穩了下來,看著這一幕,顯然有些驚詫。

他沒有想到在鹿鳴之中,還會有著這樣一劍而來。

曾經在南衣城懸薜院求學,也曾仰慕地去過人間劍宗徘徊的年輕道人,自然認得出來這一劍是什麼。

當然只能是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風雪被如淵之劍上的劍火消融而去,這一刻的風雪關隘,大概確實有如鎖住了九月的這三尺秋色一般。

劍火繚繞,光芒白熾,附著在那些黢黑的劍影之上,好似畫地為牢一般,將白衣和尚鎖在了那裡。

哪怕莊白衣再如何謙虛地說著自己的境界不夠絕頂。

只是終究這是一個九疊劍修。

放眼人間,這樣的人又有幾個呢?

這樣的一個劍修,燒空了神海,送來的一劍,當然也是極為難纏的。

白衣和尚的衣袂燒了起來,或許是某一劍擦著他的身體落向身後的時候,或許是更早之時,盪開那個叫做顧文之的道人的時候。

火焰也許色調並不深,只是在和尚的白色僧袍之上,還是顯得有些幽邃的意味。

一如和尚抬頭靜靜地看著西面的那種目光一樣。

顧文之懸停在風雪之中,並未向和尚靠過去——哪怕那並非殺伐的劍訣,然而終究那些劍意也是足夠凌厲的。顧文之對自己有幾斤幾兩,認知很是明確。

他連陳青山都打不贏,又如何能夠去面對一個九疊劍修的一劍呢?

道人看著和尚,而和尚目光幽邃的,站在遍地劍火裡,看向遠方。

只是話語裡的意味,卻總讓人覺得他是在笑著一般。

“我就在這裡啊,莊白衣。”

那種語調,也好像是在諷刺一般。

顧文之在那一刻,好像突然明白了過來。

是的。

這一劍,不是鎖清秋。

也許它的劍式確實是人間劍宗鎖清秋。

但它的劍勢不是的。

這種勢,就像曾經某個嶺南劍修所說的那樣。

是下流的。

往下流的,往壞處想的,往絕處做的。

顧文之如果可以聽見觀裡另外一個觀主,在山雪裡與某隻小松鼠說過的那句話,大概會更明白一些。

那叫做,自觀未必清明,但見人卻須卑劣。

我要做某件事,我便要將你們,當做一切卑劣的人來對待。

不會他心通,所以心思不通的,又何止是樂朝天呢?

李石他們大概同樣如此。

和尚也許會走,放任那一劍落向鹿鳴。

和尚也許不會走,以身為鞘,將那一劍承接下來。

他們當然不知道。

所以只能往最壞處想。

顧文之尚自在發著呆,身後卻是有著極為凌厲的意味傳來。

那是與鹿鳴風雪深處送出的那一劍有著天壤之別的意味。

顧文之在那一刻,覺得自己好像不是顧文之,而是顧蚊子。

一隻風雪裡孱弱的不合時宜的蚊子。

只是哪怕是蚊子,攔在那一劍的軌跡之上,當然也是會被切開的。

就像那個挽起袖子去攔劍的道人一樣。

道人沒有猶豫,抬手掐住道訣,腳下瞬間有山河鋪落,一陣道風好似春風吹來,將道人的身形在山河道術之中吹開千萬裡,而後山河破碎,道人的身形已經出現在了那些落滿了經文的山隘兩側。

風雪不止。

顧文之的心緒也許同樣不止。

白衣和尚終於轉過身來,向著顧文之點了點頭,顧文之當然明白那是什麼意思。

那是將這片關隘交給他們山河觀的意思。

道人沒有再去看那樣一劍,也沒有再去看那個和尚。

回頭看向了風雪關隘以西。

風雪迷濛,然而那種浩蕩如流的聲音,卻是極為清晰地傳入了耳中。

那是三十萬青甲,古青天道用了一千年的時間,才打造出來的三十萬青甲。

在道人轉回頭來的那一剎那。

無數好似娟娟細流一般的聲音自風雪中傳來,但那不是溪流,也不是大河。

而是,那些青甲之上鐫刻的道文,與甲衣之上的細微化的機括迎風而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