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北宗的決定

  “待到散去之時,每每需要我等留下署名,對照所錄有無錯繆。”

  “何人所譯何篇,成果如何,都有記錄。”

  “這,不就是最好的憑證麼?”

  在場大儒聞言無不瞪大雙目,面面相覷,好似才從模糊的記憶中回想起這個初時還覺新鮮,日久之後,幾乎被他們淡忘的書吏來。

  一想到自己曾經的功勞,都有人默默記錄在案在也,不怕有人張冠李戴,竊取他們教化之功。

  一中大儒的嘴角竟情不自禁的開始瘋狂上揚。

  更是不住的誇讚起安排這個書吏的人來。

  “妙啊,這是哪位才俊之謀,待到官學校訂功成之日,某定要好生宴請他。”

  “算某一個,同請!”

  “事有輕重緩急,要想宴請此人,我等有大把的機會,可是官學校訂的內容就這麼多,孔家來的遲,我等雖然領先一本,但孔家底蘊之深,我等心知肚明,要想在官學上署名,我等還是先辦正事為好。”

  “對!速去,速去!”

  大儒們頓時一個個開卷。

  那矯健的身姿,行進的速度,活像是背後有條惡犬跟著攆。

  宋濂搖了搖頭,轉而向一旁的書童吩咐了幾句,便也邁進了架閣庫。

  天下大儒苦孔家久矣。

  此番道衍的手段雖說不地道,卻也算錯有錯著,希望能激的這些孔家嫡傳拿出些真本事吧。

  否則……

  辰時末。

  孔家南北兩宗的弟子終於聯袂而來。

  孔訥與孔議分別作為孔家南北兩宗第五十七代嫡傳,自當領著年輕一輩並進至學院門前。

  雖然身後跟隨的兩宗族人相互看不順眼的不在少數,但他們二人還是維持了兩宗少族長最基本的禮儀和體面。

  一同進入學院。

  按過往的常例,該當去往各自常駐之地,由族中學問最為高深的族人,搭配一名後進生,一邊幫助記錄查證,一邊也是鞏固自身學識,查漏補缺。

  雖說會影響些進度。

  但對於他們兩宗而言,首先不被他人挑出錯漏短板才是首要。

  身為孔家嫡傳。

  可不能傳出去個不學無術的名聲來,哪怕是一點苗頭也不行。

  然而今日一來。

  平日裡更在那些各地大儒跟前的一名書童卻攔下了他們,將宋濂那邊獲悉的官學憑功評選署名的事情一併轉告了兩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