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往事





 他終於能理解崔鴻對於皇家的不信任和牴觸,想來也並不止是因為邊防營的軍餉。




 崔鴻看著一波又一波的海浪,程昭的聲音彷彿又在耳邊響起。




 “爹爹,等天下平定後我們便去海邊戍守吧。”




 “劉營佐說大海特別漂亮,我想去看看。”




 那時不小心聽到程昭和程將軍對話的他有些無措地退到了營帳背後,連忙離開。




 卻把程昭的話牢牢地記在了心底。




 可她終究還是沒能來看海。




 ……




 崔鴻沒再冷嘲熱諷,應下了雲清的招攬。




 雲清覺得他或許從一開始就已經做好了決定,中間的這些來回拉扯,不過都是他在表達不滿罷了。




 兩人回到將軍府書房,繼續談起正事。




 “將軍可找好了賣鹽的路子?若是沒有,我們可以來做。”




 崔鴻已經恢復了他平日的模樣,他勾了勾嘴角:“王妃放心,這麼些年我也不是隻幹守著這一畝三分地。”




 雲清點頭:“我這裡還有一個制精鹽的法子,製出的精鹽既白且細,想必名門貴族、豪商富賈定然會捧場。”




 崔鴻來了興致,問起雲清具體該怎麼做。




 雲清索性讓人取一份粗鹽來,在罐子里加水,然後將粗鹽放入水中,不停攪拌,直至鹽不能溶解於水,放置一會兒之後,讓人取來乾淨的細麻布,將鹽水通過麻布過濾後倒進另一個罐子中。




 雲清一雙手白皙修長,這些事情做起來也像是在煮水烹茶,他邊做邊向崔鴻解釋,將飽和鹽水放置在一旁後,又取一份草木灰和二十份水置入陶罐之中混合均勻,製成草木灰水。




 用同樣的方法過濾好草木灰水後,倒進飽和鹽水中,混合後放置一段時間,再次進行過濾。




 雲清點起藥爐,把裝著最後過濾好的鹽水的陶罐放上去加熱,隨著水汽被帶走,雪白的鹽粒終於慢慢出現在陶罐底部。




 崔鴻看著這複雜的法子,也總算明白為何大瑜只有粗鹽,細鹽的製作方法卻遲遲沒有被探索出來。




 他有些探究地看向雲清,曬鹽、制細鹽,哪一樣不是震驚世人的法子?可雲清卻輕而易舉地就能拿出來……




 雲清拿的陶罐小,用的鹽水也少,沒用多久時間,制好的細鹽便已全部析出,他用勺子將細鹽舀起來,放到瓷碗裡。




 細如雪粒的精鹽傾倒在瓷碗中,一時竟分不清鹽和白瓷哪樣更白。




 崔鴻滿眼驚歎,他想起什麼,笑得有些幸災樂禍。




 “皇帝到底怎麼想的,竟然把你嫁給瑞王?”




 雲清笑了笑沒說話。




 崔鴻有些好奇道:“這些法子你但凡拿出一個,都能名留天下,為何要冒這個險陪著瑞王到這窮山惡水的寧州來?”




 雲清用帕子墊著隔熱,將陶罐中的精鹽盡數倒出:“良臣也當遇明君,不然縱使有再大的功勳,也落不到一個好下場。”




 他一語雙關,崔鴻一時沉默下來,半晌才道:“你對他倒是有信心。”




 雲清不置可否,崔鴻既然應了便不會反悔,至於他對賀池的看法,之後接觸過後自會改觀。




 雲清將瓷碗遞給崔鴻:“晚些時候我將這法子寫下來交給將軍,剩下的事便全憑將軍做主了。”




 崔鴻頷首應下。




 雲清又道:“聽龔副將說,西南有處小島上海鳥糞成堆,將軍能不能勻給我一些?”




 崔鴻不解地看著他:“為何?”




 大老遠地跑去挖海鳥糞運回來,這是什麼費時費力的神奇要求?




 現在雙方立場統一,雲清不吝分享道:“海鳥糞是極好的肥料,通過堆肥方法便能直接使用,能極大地提高水稻等作物的產量。”




 崔鴻有些震驚,海鳥糞的作用竟然這麼大?




 雲清道:“我會教給你們農事官堆肥的法子,若真像龔副官說的整個島都是,那應當數量巨大,寧州的肥料便拜託崔將軍了。”




 崔鴻已經被雲清層出不窮的手段弄得有些麻木,他點了點頭,連要不要給錢都忘了和雲清爭。




 ——




 瑞王府。




 賀池在燭火上點燃暗報,他隨手把快要燃盡的紙條丟入銅盆,眼底沉凝。




 延國的暗線傳回消息,雖然沒有進一步的情報,但是撻窟部落確有骨索其人,且骨索在今年還一舉奪得了撻窟部落的第一勇士,即將和酋長的小女兒成婚,很得酋長賞識。




 延國的勢力錯綜複雜,一些小的部落為了免遭欺壓都會依附於大部落,第一部落便是當朝太后的孃家,權勢極大,而延國第二大部落撻窟部落自從渡沙死後,這幾年私下的小動作並不少,十分可疑。




 雖然骨索的身世還沒能找到證據驗證,可賀池卻有種直覺,雲清說的最壞的可能,恐怕多半是真的。




 “繼續查,務必小心,萬萬不可讓他們發現不對。”




 “是,王爺放心。”程樾領命,又繼續稟道:“左相鄭鴻熙這些時日一直沒有異狀,他的小徒弟沈時予中了今科進士,已經被派往萍州歷練。”




 賀池點點頭:“他這種老狐狸,自然是不會輕易露出馬腳的,再派人盯住沈時予。”




 “是。”




 程樾退下後,賀池坐在書桌邊想了良久,才起身回去歇息。




 次日,賀池便找來白忱溪,讓他去招募擅長做機關手藝的匠人。




 兩位程將軍之前針對延軍研究的武器他都知道,周武的人能打製刀槍,卻不會做精細的機關,他需要有人來負責這一部分的工作。




 白忱溪是自己人,他便直說是要做兵器,但是不會放在明面上。




 白忱溪瞬間會意,這件事不能大張旗鼓地進行,需要暗中尋摸。




 封寧的木匠大部分都被徵去製作水車和筒車了,據他所知,這裡面的木匠平日裡做的多是傢俱農具,沒有誰是專注研究機關的。




 要滿足王爺的要求,還需要仔細篩選。




 “白長史,陳大人求見。”




 下人的通傳打斷了白忱溪的沉思,他點了點頭:“讓他進來吧。”




 陳樂生帶著張至前來拜見。




 種植早稻的人家第二季水稻的插秧已經全部完成,現在已經有不少村子都用上了龍骨水車或者筒車,而陳樂生來拜見的原因就是龍骨水車做出了一個成功的改良。




 “……張大人提出來後,陳木匠也覺得可行,現在新水車便是用這種法子做的,我們試過,確實取水更快了!”




 陳樂生的神情有些激動,雖然不是他的功勞,但是是他帶的人提出來的,而且這是王妃鼓勵他們積極創新之後出來的第一個成果,他也與有榮焉。




 白忱溪看向張至,笑著誇讚了幾句,緊接著道:“此事我會稟明王妃,定有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