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親征

    一片勸諫聲中,忽然斬釘截鐵的“不行!”兩字冒了出來,語調威嚴。

    眾人停了嘴,向同一處看去,卻是丞相江淮仁堪堪進了正殿大門,已經冷冷的下了決斷。

    這是聽到急報從病榻上強行趕來的吧?臉色很是蒼白,還帶著明顯的戚容,似乎一夜之間已蒼老了許多,連面上的皺紋也更深刻了,說完兩字,還忍不住低低咳了一聲。

    只是虎倒威風在,即便他憔悴成這幅樣子,在他說完那句不行之後,再無人多嘴多舌,全都安靜了下來,靜靜等待他與皇帝陛下的交鋒。

    江淮仁沒有走到他慣常站立的文官隊首,就這樣站在大殿的中央,直視著金闋上的龍椅,一句話斷送了蕭祉所有的念頭。

    “大定國律,天子無嗣,不得出京。請皇帝陛下收回亂命!”

    蕭祉藏於龍袍下的手,用力得快將一旁的扶手捏斷,面色也不由漲到了紫紅。

    一國皇帝之尊,居然在自己所有臣屬面前,被人叱為“亂命”,實在是奇恥大辱,讓人憋屈到快要爆炸的程度。

    他忍了又忍,試圖據理力爭:“丞相所言差矣,律法乃為人定,不過死物,歷朝歷代,也不乏順勢而為,重新修改校訂的情形。

    眼下的狀況,敵軍來勢洶洶,我大定又剛剛折了頂天的樑柱,唯有御駕親征才能安撫軍心,守衛國門。試問朕不做這個統帥,誰又能急切間彙集了三軍,有偌大的威望能如臂指使?”

    江淮仁毫不退讓,氣勢俾睨的反問:“那試問陛下親征,京中誰來監國,安王殿下麼?您也不怕從此變了北狩,再不得歸家!”

    這話誅心至極,又無禮至極,幾乎就是指著皇帝的鼻子罵他蠢貨,又一言斷定安王監國必生禍端。

    蕭祈萬沒想到話鋒突然轉了他這裡,而且莫須有的,就已將他釘在了圖謀不軌的結論上,可他辯無可辯,因為一切不過假設而已,根本輪不到他出聲自證的地步。

    殿中的氣氛緊張到了窒息,皇帝的面色也難看到了無以復加,眾人甚至懷疑他立刻就要忍不住破聲大罵了,就在這樣的當口,從來只做隱身人的宗正大人突然出了列。

    他還沒開口,百官已盡都暗暗鬆了口氣,論官職,他與丞相同為九卿之一,論輩分,他是皇帝的伯父,與丞相也屬同輩,再加上皇族族長的身份,由他出面調解幾句,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就聽這位宗正大人緩緩說道:“皇帝陛下,丞相大人,二位都是為國分憂,雖手段不同,但目的終究殊途同歸,依老臣看,陛下所言極是,敵軍已兵臨城下,三軍統帥之位卻是臨時上任,必得是位高權重之人方能服眾。

    只是,丞相之言也不是沒有道理,前朝皇帝陛下親征時,監國者必是皇嗣,如今陛下膝下空虛,實在不便出京,與人落下口舌。不如,由安王殿下任三軍統帥替兄出戰,豈不是兩全其美?”

    整一殿的目光全都落在了蕭祈身上,盡都一幅見了鬼的神態,安王出徵?那手無縛雞之力,大定國最最有名的好色紈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