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親征

    太尉江淮武逝世的消息,兩日後終於公佈了出來,且不論四方震動,各自的議論紛紛,朝堂上,因著他死後的諡號,又爆發了一場唇舌大戰。

    以江閥武官為首的一脈,將其生前的功勞誇耀至極,極力請求給予武將最高級別的“忠”字,諡號“武忠公”,御史大夫司徒方生則斷然反對,說其頭前涉嫌叛國一案尚未有定論,人便已身死債消,免了責罰,這已算是僥天之倖,豈能再配得上這至高無上的美諡?

    丞相江淮仁據說因弟弟的驟然離世傷心過度,抱病在床,缺了今日的早朝,他下屬一列文官群龍無首,又因著各自心中的小算盤不得齊心,所以場面一邊倒向了御史大人,最終只定了個七等的“烈”字,號江武烈公。

    皇帝也並未出聲反對。

    諡號定了,葬禮的規制又成了爭論的焦點,一國武官之首,行個國葬也是應分的事情,可這次沒等吵吵出個結果來,八百里加急的戰報轟然而至,將當庭議論的重心頓時扯到了旁處,再顧不上為一個死人爭論不休。

    來報的旗官顯然疲累到了極處,面色蒼白,眼神空洞的將求援戰報逐字吐了出來,爾後就此倒在了議事大殿上,也不知是累暈或是睡著了,徹底失了知覺。

    戰報經由崔成林的手,迅速轉到了蕭祉眼前,筆跡略有些潦草,可青州州牧與州衛將軍的兩枚大印端正蓋在其上,散著不容忽視的焦灼氣息。

    上書,北原鐵騎五十萬大軍,由四大王呼延朔漠為統帥,已悍然跨越國界線,不宣而戰,三日內席捲了邊境六座重鎮,兵峰已直抵青州州府錫安城下,戰況已急切到了燃眉,兩人同用了大印,求請太尉迅疾點兵出徵,以免國土進一步的淪喪。

    太尉點兵?

    太尉已去了黃泉,若真能點兵,那也是點了陰兵,想要殺了自己這個奪命的兇手報仇吧。

    蕭祉心中的苦澀翻湧著,一時說不出話來,萬沒想到居然會這麼巧,就在敵國無端啟戰的同一日,他正正下了決心搬開硌腳的巨石,親手斬了這生滿膿瘡不聽號令的左臂。

    這場仗若是能早上幾天該有多好?他怎樣也要忍耐到這場大戰完結,再說了,人若是在戰場上出個什麼意外,可也風光體面的多,如今……

    也罷,巨石已碎,後悔也是無用的,道路既然已清了出來,趁勢將軍權徹底收歸手裡,那也算沒有白費功夫。

    他眼中燃起些火花,用前所未有的清亮嗓音宣稱道:“太尉大人剛剛仙逝,以致無人掌師,寡人將御駕親征,迎敵於國門,勢必保衛疆土完整,免除百姓生靈塗炭之苦!”

    朝堂上百十來的官員,齊齊愕然之後頓時決裂成文武兩派。

    武官盡都默然贊同的姿態,對他們來講,皇帝作為統帥,前線兵士一定士氣大振,後勤也有傾國之力支撐,毫無後顧之憂,兼且有了在天子面前出頭的機會,好處實在太多,因此雖然沒有高聲稱頌,可眼神灼灼的,分明都是躍躍欲試的神情。

    文官則全然相反,尤其司徒方生為首的言官們,更是恨不能口吐唾沫將皇帝陛下洗刷得清醒一些,他又並非是馬上皇帝,從未臨過戰陣的一個人,突然說要御駕親征,萬一出了什麼茬子豈不是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