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宮 作品

第846章 調動

    到後來唐朝,因為唐朝皇帝就是世族,所以他們也推崇道家,這樣可以和其他氏族結盟。整個唐朝都是儒釋道三種聲音,不斷地發展和融合。

    如果沒有芸姚搗亂,那麼後面到了宋朝,儒家才會再次出頭。但儒家的勝利並不是因為儒家多麼強悍,而是因為世族的衰落。唐朝李家雖然是世族出身,但傳承了隋朝的科舉,選拔寒門弟子。這些寒門弟子對玄學自然是喜歡不起來的,因為玄學的解釋權完全是被豪門把握的。

    當年豪門以玄學對抗皇帝,現在士大夫自然是用儒學對抗玄學。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直接吹響了對抗的號角。

    不過天人感應、存天理滅人慾這兩個和孔孟的儒家差距還是不小的。

    總之一個時代的意識形態之所以被需要,基本是出於對抗另一個意識形態的需求。之所以對抗,就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利益。因為有利可圖,才有能力建立意識形態,如果一分錢都沒有,那麼只能加入現成的意識形態,而不是推行新的意識形態。

    整個封建王朝,皇帝和豪強的意識形態鬥爭都是很激烈的,從漢朝的《鹽鐵論》,到漢末的《月旦評》《四本論》,都是很直接的對碰。

    只是後來豪強是越來越弱,科舉興起之後,意識形態的鬥爭減弱了,基本是一個意識形態之下的黨爭。所以宋以後,儒家一家獨大,其實就是因為國家一體化越來越進步,中央和地方已經不需要意識形態作為武器互相對抗了。

    黑蓮居士現在依舊是處於意識形態的鬥爭中,他想要讓大家接受他的《黑蓮經》,但又給不出好處,所以他只能找那些和西方教有仇的人作幫手,因為有仇恨所以無法從西方教獲得利益,所以一起反抗西方教。

    但黑蓮居士無法說服芸姚,就是因為芸姚可以反覆橫跳,可以從西方教拿到利益,也可以通過反西方教從黑蓮居士這邊佔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