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164章 立規矩

    似乎經濟最發達的宋朝,就有市舶司,專門管理對外貿易,這個時期,雖然廣州等地也有人從事外貿,但是市舶司卻是還沒有成立。

    王玄策這個提議不錯啊。

    “好!那就如你所說,一旦下船,本王就在登州府成立市舶司,專門管出海的船隻、人員、貨物,所有出去和回來的貨物,全部徵收一成的市舶稅。”

    “王爺英明。市舶稅目前在登州只涉及我們東海漁業,其他人絕對不會有什麼意見,甚至還可能笑我們傻呢。”

    “本王不會一直在登州,並且大唐從事海貿的也不會只有登州。這市舶司,我準備跟陛下提議,暫時讓它隸屬於戶部,未來在尚書省設單獨的機構,不讓地方州縣插手。”

    李寬比誰都知道海貿帶來的稅收會有多大,如果大唐不徵收商稅,那麼不用十年,市舶稅就有望成為大唐最主要的稅收來源。

    這麼一大筆錢財,如果掌控在地方州縣手中,那麼很容易出現一些尾大不掉的情況。

    所以乾脆參考後世,把海關從地方上獨立出來。

    “王爺英明!”

    李寬想的比自己周全多了,王玄策自然不會再有任何異議。

    而經過這一件事之後,王玄策對李寬的眼光和胸懷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王爺,準備下船了!”

    看著碼頭上那些熟悉的身影,李寬露出了一個會心的笑容。

    “恭賀楚王殿下凱旋歸來!”

    淳于難是碼頭上地位最高的,雖然李寬不是很待見他,不過下了船之後,還是隻能先跟他寒暄幾句。

    不過,也就真的是幾句,然後就不理會他了。

    “登善,你去互助小學,把東方平叫過來,然後讓他帶幾個精通算學的人過來,再從文登縣衙安排幾個胥吏一起過來。”

    既然準備了設置市舶司,李寬準備把基礎打牢固,把第一筆市舶稅收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省的以後有人到處鑽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