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 作品

第164章 立規矩

    這次出海,帶回來差不多價值百萬兩白銀的錢財,而這些錢財卻是一文錢稅都不用交,李寬覺得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狀。

    所以就和王玄策商討在登州府徵收商稅之事。

    “王爺,商人背後,普遍都是有勳貴的身影,徵收商稅,就是從他們口袋裡掏錢。如今之計,王爺實在是不該和天下勳貴硬碰硬啊。”

    李寬說的道理,王玄策自然是懂的,正因為懂,才更要反對了。

    朝堂上那麼多大佬,真的沒有一個人看出問題了嗎?

    當然不是啊。

    只是大家基本都是制度的受益人,都不敢和全天下勳貴對著幹。

    哪怕是李世民,也都是承襲隋制,不提商稅的事情。

    歷史上,一直到唐德宗建中元年,也就是公元780年,均田制破壞殆盡,朝政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商稅才得以推行。

    “本王沒那麼傻,正因為不想和勳貴硬碰硬,所以才只在登州實施。”

    李寬沒想到自己提出的商稅想法,居然會遭到王玄策這麼強烈的反對。

    一路以來,都在不斷的勸說自己,連馬上就要下船了,都不死心。

    “王爺,這種事情,只要登州開了頭,大家就會擔心其他州縣也跟著推廣,反彈並不會比全國一起推廣小到哪裡去。如今王爺的根基還不算特別穩固,實在不宜做出太大的動作。”

    “那怎麼辦,海貿利益這麼大,一文錢稅都不收,本王實在很難接受。”

    雖然現在登州做海貿的只有李寬自己,但是用腳趾頭都能想到,這種局面一定會很快的被打破。

    李寬在倭國的那些佈局,只能確保倭國人沒法從事海貿,但是想要完全阻止大唐勳貴出海,那是不可能的。

    並且,阻止他們出海,和李寬的初衷並不一致。

    “可不可以這樣,我們單獨列一個名目,不叫商稅,只針對出海的貨物徵稅?”

    王玄策看到李寬終於有迴旋的意思,鬆了一口氣。

    “只針對出海的貨物徵稅?”李寬聽了心中考慮了一番,覺得那不就是類似於關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