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666章 朝堂起波瀾

    只有王欽若在收到消息後大驚失色,坐在家中的花廳裡對左右道:“東京商事葉安可三十年執其牛耳!”

    這還是他的保守估計,但他更多的還是一股力不從心,原本在朝堂上他的手段相當了得,善於看清局勢,但現在…………

    自從這個陽城夜郎到了到了東京城,他便發現自己無法看清朝堂了,甚至無法揣度天家的意圖,無論是劉娥還是趙禎,都如同有一股迷障在前。

    趙禎最經常去的地方便是資善堂,在那裡葉安會給他講學,據說講述的帝王之道連大儒孫奭都頗為感慨自嘆不如,這樣的家學也太過恐怖了些。

    至於劉娥,每每想到這個太后王欽若心中都會升起一股子寒意,以前的劉娥他是知曉的,甚至是瞭解的,畢竟先帝朝時他便是宗真的親信,但現在…………他愈發看不透這個太后了。

    一想到劉娥對葉安的重視,以她的脾氣居然能夠允許葉安在她面前掛冠而去,之後再此重用他,這已經不是肚量的問題,而是葉安的才學真的對天家極為重要,說到底劉娥是不得已而為之。

    王欽若不認為三司新建的官署衙門“錢絹司”是劉娥的想法,跟不覺得這事與葉安沒有關係,尤其是夏竦這段時間入宮的次數越來越多,前往雲中郡侯府的次數也愈發頻繁。

    這個錢絹司就是個巨大的“長生庫”,做的也是之前大相國寺長生錢,福壽錢之流的放貸之事,只不過利錢較低,還是以天家的內庫作為儲備。

    錢絹司的出現使得王欽若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利弊,好處自然是能夠使得百姓以低息借道錢財暫度難關,只要放貸的量足夠大,內庫就能獲得相當可觀的利錢,誰敢不還天家的錢財呢?但壞處也很明顯,這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只出不進,回本更是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但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是王欽若從從中看到了葉安的影子,雖然是夏竦主持此事,但無論是放貸的規矩,還是分期還錢的規矩都與葉安當初壓垮大相國寺的手段如出一轍。

    若說背後沒有葉安的影子打死王欽若也不相信,現在的葉安在東京城中已經是尾大不掉的存在,以後想要動他便是要與整個普惠商號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