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663章 “好官”的標準

    這一身的粗布衣可是有相當大的功勞,當然幾乎他每次去人家都會被一眼識破不是農家子。

    但淳樸善良的農人們永遠都會熱情的招待這個會下地幫忙的貴家公子,隨著時間長了,葉安的身份自然也讓人家發現。

    所以在東京城外,葉安依舊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幾乎提到葉安與葉莊,農人們的反應便是豎起大拇指,一樁樁一件件的誇讚葉安的平易近人。

    農家人在田間地頭吹牛,說自己與開封府的老爺說過話沒人相信,但要說自己與雲中郡侯說過話,一起下地幹活過,必定是有人相信的。

    眼看著葉安長出來說話,農人們終於逐漸相信,這些良種乃是聖人有意推廣的,為的就是給百姓一條康莊大道。

    畝產千斤的糧食,想想都不敢相信,但這還是勸農官們的保守估計,為的只是不嚇到這些淳樸又膽小的百姓,只要種下這些糧食,待秋天收穫的時候就會用實際的產量驚呆他們。

    到時候這件事一旦傳開,整個開封府,京畿路都會知曉此事,而土地和地瓜一旦出現市面上,人們願意花錢去買,那就不愁在整個大宋進行推廣。

    漸漸的,人群中終於有人願意試著去種司農寺的土豆和地瓜了,即便是有葉安的輕質保證,即便是範子淵一再說明,但最終的結果依舊是部份農人選擇試一試。

    並且這樣的試一試還不是在自家的土地上全部種植,而是先種一部分土地試一試,其中觀望的態度還很明顯。

    範子淵就不明白了,身為司農寺少卿的自己和身為雲中郡侯的葉安一同保證,司農寺的勸農官會定期來訪,幫著這些農人一起侍弄土地,為何人家最終還是將信將疑?!

    葉安拉著不服不忿的範子淵離開,這時候越是如此越讓人家懷疑,強權不能命令百姓們耕種你所需的種子,農事依舊是農人們的命根子。

    “咱們推廣的是朝廷的良種,在農人們看來,即便是失敗了也只不過是損失了夏秋兩稅而已,但對於他們來說,一旦失敗所損失的就是一整個春夏的勞動,甚至是一年的勞動,一年忙碌顆粒無收,你覺得這對農人來說有幾個能承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