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146章 億萬年的規矩

    他說的是真話,也是實話,但卻是沒有營養的話。

    定都東京汴梁乃是老趙家權衡利弊的結果,遷都不是不可以,但其中牽扯的利益太多,利大於弊,趙匡胤這般的開國君王難道不知東京之害?

    他當然知道!可他到死也沒有遷都……

    汴梁城無險可守,這也是事實,所以才囤積重兵,又在北地築堤,以洩良田為澇,阻止遼人南下。

    葉安說了誰都知道的問題,但卻沒有解決辦法,這才是王淵最不舒服的地方,也是他牙根癢癢的原因。

    最後王淵以一句“安邦在德不在險,固國不以山河之險,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收尾,但葉安卻不以為然。

    這句話聽起來好似有道理,也附和儒家的精神,可真正的強敵到來的時候,誰會和你講道理?

    以德服人?那是在你有強大武力最為保障的基礎上,這個世界的規則持續了億萬年從未變化過,即便是千百年之後也是如此,弱肉強食,優勝劣汰!

    葉安都不想用“天真”二字來形容他們,“愚蠢”才是真諦,當然在看了看自己的豬蹄後,葉安果斷的放棄了“申訴”的打算。

    “先生為何又打小郎君了?!”

    盞兒心疼的用冷水毛巾敷在葉安的手上,葉安無奈的笑了笑:“因為他有病!”

    鐵二立刻湊了過來:“王先生有病?!什麼病?”

    “自大妄想綜合徵!”

    聽見葉安這麼說,鐵二和王幫便離開了,他們知道每當小郎君說出他們聽不懂的話時,那就是在發癔症…………

    葉安決定在自己的手徹底好之前,不與王淵討論學術之外的問題,尤其是軍政方面的事物。

    他發現這個時代的文人,在思想上非常的開放,他們便是經史子集中“智慧的化身”,與自己印象中的古代文人形象相去甚遠。

    順流而下的官船速度不慢,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比牛車舒服的太多,只要不暈船,相對來說穩當的太多。

    還好,所有人當中只有鐵二稍稍有些暈船,但並不嚴重。

    誰也沒想到五大三粗的漢子在船上吐得稀里嘩啦,平日裡吃飯如同大牲口的他,看見飯食也沒了胃口。

    官船順著金水河一路向東,短短半天時間便到了東京城,站在船頭的葉安遠遠瞧見了壯觀的西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