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九十章指點廣南

秦慕慕說他是“騎牆派”這讓葉安非常不滿,怎麼就變成騎牆派了,作為河西的最高長官,他當然要做出最符合當下情況的取捨。

儂智高的戰報也在不斷送抵成都府,葉安並不避諱趙拚的存在,而是邀請他一同“分享”河西的消息。

這一點讓趙拚又歡喜,又擔心,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他發現自己越來越看不透這位雲中郡侯了。

不過葉安並不在意,從趙拚對他的態度,以及並沒有把自己身在成都府的消息洩漏出去,便足以見得此人乃是個坦蕩君子。

也不禁為自己的手段而感到羞愧,只不過這種羞愧只有那麼短短一瞬間,很快便被他拋之腦後。

他來成都府是幹嘛的?當然是來改變這裡的!

從百姓到販夫走卒,從豪商巨賈到衙署官員,上至知府下至衙役,都必須上河西這條“大船”!

給趙拚分享前線的戰報,就是在不斷的挑戰他的神經,相信看過大宋在廣南的軍事糜爛後,這位憂國憂民的“鐵面御史”也會產生失望。

失望就好,在這種失望的情緒下,葉安相信他很快就會把大宋與河西進行對比。

只要有對比就好,因為凡是就怕有對比!

趙拚最近老了很多,也略顯頹廢之相,這讓很多同他共事的人大為不解,但他卻並未把葉安就在成都府的事說出。

他知道就算知曉葉安在成都府,自己也必須保證他的安全,一旦這位河西的“聖人”有個三長兩短,那最先迎接整個河西怒火的不是大宋,而是他治下的一畝三分地——成都府。

他比大宋的很多官員都瞭解葉安在河西的地位,無冕之王並不貼切,再生父母都不足以用來形容他在河西的位置,很多人直接把他當作神只來供奉,雖然趙拚沒看見,但那些往來於河西的蜀中商賈已經有人開始這麼做了。

因為這些蜀中商賈們相信,葉安就是祝陶公范蠡轉世,幾乎所有去過河西的蜀中商賈對河西的貿易之政都是大加讚賞。

不光稱讚河西的貿易之策乃是官府,百姓,商賈三方皆得其利的善政,更是誇讚河西的大政府居然會把從商人那裡收上去的稅,用來反哺商賈!

這一點就連趙拚自己都覺得聞所未聞,驚奇不已。

蜀中鉅商付紹德有過極為深刻的評價:“河西所卻之物,便以財政之利反哺,故天下商賈競相運送,不愁估賣還則罷了,免稅尚且不說,竟亦有補貼,試問天下商賈何故而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