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六十一章包拯的憂慮

趙禎點了點頭,其實從包拯的態度上來看,他就知道這老倌是有辦法的,就連邊上的賈昌朝也附議。

這已經算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沒有誰比包拯更清楚大宋現在是個什麼模樣,他曾執掌三司,為國計相,大宋的經濟和商業已敗壞到什麼模樣他都看在眼裡。

但真正讓包拯驚懼的還是河西對大宋交鈔的掌控,現在一貫的河西交鈔已經能兌換二十貫的東京交鈔,這便是二十倍的差距,並且還在日益見增。

此時的他只想著把查方毅的事趕緊結束,繼而讓朝堂與官家把目光放在大宋的財計之事上。

雖說他現在知諫院,但三司財計之事他依舊注意,貨物被河西所壟斷,交鈔的兌換也被河西所控制,雖說河西依舊在捏著鼻子認下大宋對交鈔的濫發,但以包拯的敏銳觀察,這種吃虧不討好的事絕不是葉安能容忍的,必有陰謀在其中,可惜怪就怪在他不知到底是什麼陰謀。

現如今朝堂上下都在指望河西的貨物發財,若他一下便斷了所有人的財路,那恐怕就離致仕不遠了。

包拯也已看清,想要在朝中頗有建樹,那至少要在朝中站穩腳跟,范仲淹就是最好的例子。

都說人亡政息,他還在朝堂,新政就以“夭折”,不光自己被貶出外,就連韓琦,富弼等人也皆是出外,無一倖免。

現在的朝堂上滿是舊黨之人,他們宣稱要尊大宋的祖宗之法,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宋日益強大……

這場御前會議終以互相妥協而達成共識,賈昌朝建議趙禎不要殺了這求死心切的兩人,而是改為脊杖加流放。

包拯有些意外,但還是附議,他認為此二人想要揚名,百姓都認為他們說了真話而被朝廷之罪,被官家下獄,不久便將以身殉道。

越是如此反而越不能殺了他們二人,倒是章得象認為該刑以大辟,為此不光身為樞密使的龐籍反對,就連參知政事文彥博也認為不該殺這兩人。

雖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查方毅之事已沒人再提,因為紫宸殿中的所有人都知道他說的是實話,除了交由皇城司秘密搜捕之外,光明正大的說他叛宋反而會讓那些不堪之事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

在場都是聰明人,也多少涉及到自家利益,誰也不希望趙禎繼續追查此事,一個小小的開拆司錄事官而已,沒有必要大張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