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場看不見的襲擊





大宋的貨物在漲價,也就沒有必要遠走他鄉的買到西夏去,於是西夏便出現了貨物短缺的現象,從過冬禦寒的衣物到各種鐵器,從糧食到器物,一時間所有的西夏物資都在變得短缺起來。




眼看便要入冬,這對西夏來說是一場致命的打擊,而相比百姓,西夏的朝廷也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朝臣們都覺得是大宋與河西在聯手限制貨物進入西夏的土地。




這原本就不符合常理,冬天雖然沒有糧食,糧價會出現一定的上漲,但河西的糧食總會源源不斷的進入,緩解西夏糧食緊缺的問題,所以西夏這麼些年來已經被河西養的不知該囤糧了。




除了一部分朝廷的糧倉中有些備用的糧食外,其他人家甚至是店鋪都沒有囤糧的習慣,這個問題看似無關緊要,可卻是糧食安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隨著糧食的短缺,其他商品的價格也在水漲船高,大宋那邊出現了錢不值錢的問題,而西夏卻出現了尤其阿里買不到東西的問題,而這兩件事都只有一個原因,錢作為商品的媒介本質上只是一箇中介的交換物,河西已經掌控了這個交換物,就能隨意的操縱物價,甚至是商品的供給。




冬天幾乎是所有王朝休養生息的時候,也是最為脆弱的時候,尤其是對遊牧民族來說更是如此,遼朝因為有燕雲十六州的存在,所以有極好對抗風險的問題,但党項並沒有,河套地區的土地是肥沃沒錯,可沒有儲存的情況下再多的良田也都是擺設。




今年夏秋兩季後,党項的糧食便被人從市面上給買走了,糧價非常高,高的讓西夏百姓自己都買不去,只能去買河西的糧食,因為河西的糧食便宜。




可實際上河西的商賈也沒賺到多少錢,因為他們賣出去的糧食都是以更高的價格收進來的,這一點不光他們清楚,就連西夏的朝廷也清楚,李元昊更清楚。




這種愚蠢的行為李元昊當初並沒當回事,他也想到過“事出有異必有妖”,但另一邊還有大宋,就算河西再厲害能夠朝中西夏的糧價物價,也沒有辦法操縱大宋的。




這些年來党項在河西與大宋中間可為是漁利許久,那邊的貨物便宜就從那邊購買,雖然河西貨物的種類多,東西好,可惜大宋這邊量大也足夠穩定,故而李元昊從未想過有一天西夏的土地上出現糧食短缺物價飛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