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二十六章 民意滔滔









文同看著密密麻麻的人頭,彷彿整個蘭州城的百姓都在這裡,頓時不敢讓士兵與巡警驅趕,萬一造成踩踏那就是潑天的大禍。








好在人群保持著理性,並未衝擊州衙,只是在激憤聲討大宋的不義之舉。








文同面帶微笑,可心中卻是苦笑連連,蘭州之戰大宋折損鎮戎軍數萬人,扣下一個張得勝算不得什麼,沒斬首棄市以是對河西最大的寬容。








畢竟宋廷也要臉面,也要應付滔滔的民意……








但這話他是萬萬不敢說出口的,只能以最溫柔的語言安撫百姓:“父老鄉親聽我一言!”








紙殼大喇叭的聲音在州衙廣場傳開,士兵,巡警也是跟著大喝:“靜!”“靜!”








於是剛剛還嘈雜的人群很快便鴉雀無聲,文同見這架勢便知道事情還在可控的範圍內,便再次開口道:“張得勝之事大政府以有對策,絕不會讓朝廷扣人不放,更不會讓其有姓名之憂!”








張得勝的事蹟早已在河西被宣傳開,他是一個人,卻代表了整個河西,更是河西人中從軍為家的代表,很多人對他非常敬佩,甚至是崇拜。








人群在短暫的安靜後便有聲音傳出:“不知大政府如何行事?!”








站在臺階上的文同指了指自己道:“今日本該是範知州親自前來為諸位細說,但我這通判來了,為何?因為範知州親赴東京向朝廷要人去了!”








“範知州親自前往?!”








“範公大義!”








“範公大義!”








範子淵在河西的名聲非常好,以至於早就有了範青天的名聲,他在湟州時帶領百姓開採山石,設湟州水泥廠將湟州的水泥遠銷宋遼夏,以至於無數百姓得以收益。








又力排眾議,耗費巨資遍請名家設湟州大學,現如今的湟州大學以可比肩涼州大學,成為河西數一數二的學府。








至於醫療民生更是強勁發展,開山,拓田,擴大州城,無數的善政,廉政讓百姓生活變得富裕,這些事天下共知。








到了蘭州後也是一樣,尤其是蘭州作為河西的門戶之地,百姓擔心再起戰事,他便親自巡查堡寨,設立邊牆以放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