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七章 河西的“政治秀”









有柳永在新疆府坐鎮,葉安相信只要時間充裕,他便能提前準備以應對遼朝的侵襲,當然所需的支援也不能少,畢竟新疆府要抵擋的是遼人,這時從新疆府分兵就不划算,而是應該尋求另一股力量……








至於合羅川的党項人,葉安同樣也不擔心,李元昊若派兵攻伐河西,居然還是走的老路合羅川,顯然他是不想從玉門關進攻河西,玉門關現在已經被河西建設成一座雄關,原本低矮的圍牆和關城早已被推倒重建。








玉門關之所以重要乃是因為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其位於疏勒河南岸,由戈壁、荒漠、河流、湖灘共同組成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北與北山相望,南與祁連山呼應,更重要的是還有漢代修建的長城遺址。








這些遺址雖然已經風化,但修繕並非難事,河西在這裡同樣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為的就是確保玉門關以及長城對河西的保護,有了玉門關以及長城,河西的門戶之地便是固若金湯。








李元昊想要用兵河西,玉門關的存在就是他最大的障礙,他自然不會選擇從這座天下雄關來進攻,但剩下的地方可就更不好走了。








除了一處,合羅川!








在肅州,瓜州乃至甘州的北面幾乎是清一色的屏障之地,一望無垠的沙漠瀚海,蜿蜒曲折的奔流大河,以及被河西不斷修繕的漢代古長城。








但唯獨合羅川是一條在黑水河與瀚海之間的通途,沿途還不用擔心水源問題。








党項人再次集結只能選擇合羅川,所以肅州的位置變得極其重要,不過這一點也早在河西參謀院的研判之下。








肅州的重要性自不用說,所以修繕漢長城與肅州城防堡寨就成了這麼多年來肅州一直在做的事。








這裡不同於河西的其他州府,更像是一座邊關城池,沒有大力發展經濟,商貿,而是注重農業糧食的種植,更多的時候是在開荒種田,不光為河西提供大量的糧食,更是在為隨時可能到來的戰爭儲備糧草。








從一開始葉安便沒有主動進攻的想法,所以積極防禦便成了河西要務,既然如此,那戰備物資的儲備自然必不可少。








河西這麼多年的糧食多產自涼州府以及甘州,還有不少來自湟州,卻極少調用肅州的糧食,為的就是讓肅州在戰爭到來時擁有足夠的存糧作為戰備物資,免去駐軍後勤補給中的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