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三百三十章 導火索

 印刷術看似簡單,可實際上卻是一件精雕細琢之事,古人在雕版印刷上本就侵淫很多年,可謂爐火純青,但套印技術卻不同,套印要將各色版圖文印刷重疊套準,印刷出來不光效果好,而且難以仿製。 

 掌握這樣技術的只有東京城的印鈔所,以及河西的印鈔所,不過要比印刷的技術和質量,皆是河西印鈔所更勝一籌。 

 市面上的交鈔也因東京與河西不同的印製技術而分為河西官鈔與東京官鈔,雖然花色,材質幾乎一樣,密押,藏頭也都相同,但印刷的清晰度和油墨質量卻是天壤之別,所以很容易分辨,並且河西交鈔最大的優勢是在河西的官營錢莊能夠得到足額的兌換,也就是說河西交鈔更值錢! 

 正因如此,這才使得河西交鈔備受百姓歡迎,也受商賈的喜愛,是個人都明白手中的河西交鈔比東京交鈔保值。 

 就在葉安率領河西遠征軍打到黑汗家門口的時候,東京城的經融卻遭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襲擊”。 

 誰也沒想到一個通進銀臺司的知司小官居然是引爆這場“襲擊”的導火索。 

 陸知遠雖然是通進銀臺司的知司,但手中的實權並沒有多少,作為知司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將下屬整理好的奏疏分門別類的放入箱重畫上密押上呈官家。 

 但至於什麼奏疏能夠上呈官家,那就不貴他管了,給事中全權負責此事,所以常常發生門下省的給事中將某些奏疏從箱中抽走之事,對此他也常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自己不過從五品的小官,如何能比得上給事中這個正四品的主官? 

 不過今日他卻在箱子上看到了一本奏疏,這是老規矩了,只要是給事中從箱子裡抽出來的奏疏都會放在箱子上,自己只要把奏疏放入專門存放此類奏疏的箱籠中便好,之所以還存放起來怕是萬一有一天某件事鬧大了,官家要查看奏疏,進了通進銀臺司的奏疏不可能有丟失一說,因為只要有丟失那就是一顆腦袋落地的事,所以就會出現某些奏疏被“遺漏”在某一個角落的事,這樣大家都好看…… 

 今日手中的奏疏來自蘭州知州丁安民,一開始陸知遠並沒當回事,現如今朝堂上誰不知道西北的奏疏一般都是報喜不報憂的,有河西在那杵著,誰也不願輕易得罪這個“大戶”。